湖北省國土資源廳14日對外公布,湖北省戰略性礦產資源勘查工作取得突破性進展,新近發現和探明磷、鐵、金、鉛鋅、煤5座大型特大型礦藏。這將極大提高湖北省礦產資源的保障程度,有力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
全省萬余名地質工作者不辭艱辛,奔走于千山萬壑、平畈溝汊,運用新的找礦技術和方法,在廣袤的荊楚大地搜尋新寶藏。在神農架林區,他們探明以冰洞山為中心,蘊藏著一座特大型鉛鋅礦床,其毗鄰地區亦發現多處中型鉛鋅礦床和礦點,礦區內鉛鋅遠景資源儲量達592萬噸,伴生銀550噸。在恩施自治州發現了大型煤礦,儲量在3000萬噸以上。在宜昌市、保康縣、神農架林區探明了大型磷礦多處,新增磷礦儲量約5億噸。在嘉魚縣蛇屋山金礦深部新發現遠景資源量30噸。在大冶鐵礦邊深部探明新增鐵礦儲量3000萬噸。同時,湖北省石油勘探也獲得重大成果,在松滋市和恩施自治州地底找到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
針對后備資源嚴重不足問題,湖北省委、省政府多次專題研究,部署增加勘查投入,加強地質找礦工作。經過努力,至去年底已發現礦產148種,查明有資源儲量的礦產106種,共有礦產地1400多處,形成礦床800余處。其中石榴子石、累托石黏土、化肥用橄欖巖、建筑用輝綠巖、碘等6種礦產儲量居全國首位。鈮、銫、泥灰巖、冶金用砂巖、水泥配料用砂、鋰、鍶、稀土、硒、磷、硼、化工用白云巖等13種礦產儲量居全國2至3位,另有27種礦產儲量居全國4至10位。據專家估算,全省探明的固體礦產資源儲量潛在價值約3萬億元。
在探尋新礦產的同時,湖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礦產資源的開發利用和保護。對亂采濫挖和浪費資源現象進行了多次大范圍治理整頓,采礦秩序得到明顯好轉。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