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日,中國石油集團宣布在渤海灣地區發現儲量規模達10億噸的大油田——冀東南堡油田。這一消息,引發社會各界熱議,各大媒體紛紛在報紙醒目位置撰文并配發評論員文章和照片進行報道。同時,外電和資本市場也對這一發現予以積極關注。
《人民日報》、《解放日報》5月4日刊發頭版頭條新聞進行報道。《人民日報》稱,這是40多年來我國石油勘探一個激動人心的發現,對于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石油工業“穩定東部、發展西部”戰略方針,實現我國原油生產穩定增長和可持續發展,增強我國能源安全供應的保障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5月8日,《經濟參考報》報道稱,中國能源消費的主要市場在東部,南堡油田的發現對中國東部經濟的快速發展,特別是京、津、冀環渤海經濟區的發展意義尤其重大。
新華社5月3日播發消息當天,就有上百家國內媒體進行了轉載。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3日頭條對這一重大發現進行了近2分鐘的重點播報。5月4日,中央電視臺《朝聞天下》欄目也對這一發現進行了播報。
“南堡大發現”正成為國內眾多網絡媒體的高頻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詞匯。幾天來,新華網、新浪、搜狐、雅虎等紛紛在第一時間發布了這一重大消息,并進行了專題報道。在Google搜索引擎上輸入“南堡大發現”,鏈接網頁達44.4萬條。
香港《文匯報》5日刊發社評說,南堡油田的發現,為中國經濟發展模式的轉型贏得時間。文章指出,新油田的發現緩解了中國緊張的能源局勢,為加快國內資源的勘探開發,創造了有利條件。并指出,隨著勘探工作的深入,還會繼續有新的發現。立足國內、加強國內資源的勘探開發、保持國內的自給程度,無疑是最安全的能源戰略。
連日來,從國內到海外,這一消息引發的沖擊波不斷放大,海外媒體對這一發現給予了積極關注。
世界上不少媒體指出,這一發現將“使中國的地位從此不同”。《印度時報》報道稱,冀東南堡油田的發現“正是時候”,“不能低估它對緩解中國能源壓力的作用”。美國《福布斯》雜志指出,對于中國來說,尋找巨大的本國石油資源是至關重要的,這一發現無疑將緩解不斷增長的石油需求壓力。紐約一家著名財經網站發表題為《中國石油股價噴發成世界焦點》文章稱:“在新油田發現之后,中國在短時間內不再僅僅是因為低成本出口經濟模型而著名了。”中國石油在海內外的股價都大幅上漲,公司市值也沖到了1.82萬億港元,從市值上看,已成為世界第三大上市石油公司。
許多國際媒體高度評價這一發現對中國和世界的重大意義。《澳大利亞人報》稱,“石油大發現增強了中國的信心”。英國《金融時報》4日發表文章稱,“這是一個鼓舞人心的利好消息”。法新社發表文章稱,新油田將會為這個世界的第四大經濟體的經濟發展添加“燃料”。
冀東南堡油田的發現,無疑成為資本市場的一大利好消息,刺激中國石油股價強勁上揚。中國石油H股股價于5月3日飆升14%,是上市以來最大單日升幅。成交量勁增至11.77億股,為近年罕見。若計及母公司的持股,中國石油的總市值達1.82萬億港元,單日增約2200億港元,成為亞洲最大石油股。5月7日,港股國企指數在中國石油帶動下一度升幅超過200點,尾市收報10496點,全日上升112點。香港證券界人士認為,7日港股的上升可以認為是這一利好消息刺激下大市的延伸。
新油田的發現令市場對中國石油業務發展前景予以高度關注并充滿信心,建議投資者入市吸納。花旗銀行指出,中國石油大發現將會令亞洲組合中的能源股份比重被調整。該行維持中國石油“買入”評級,目標價10.8元不變。中銀國際同樣看好中國石油前景,于5月4日發表報告將其評級由“與大市同步”,調高至“表現跑贏大市”,目標價由10.02元調升至12.04元,以反映盈利和預計每股資產凈值的上升潛力。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