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號稱工業的血液。
伊拉克與美國的石油換食品計劃,是石油輸出國家與霸權主義國家最慘痛而又不堪回首的經歷,石油也成了禍水,而這其中遭殃的還是石油輸出國家的人民。
石油,是一個讓人無比焦慮而又讓人無比興奮的字眼。如果有石油,我寧愿不開采,因為即使開采了也是被燒光污染了大氣,至多支持了美國的通用、日本的日產和豐田。我們用耗盡自己資源的代價成全了他人的經濟發展的美夢,對于我們普通老百姓來說,有什么好處呢?石油是不可再生資源,用一點,少一點,可地球不是我家的,石油也不是我家的。
開采,必定會破壞環境,污染海洋、陸地,引發新一輪的房價大攀升,沿海的淡水本來就不夠用,海洋生物一年比一年少,魚蝦一年比一年少,一年比一年貴,過度的捕撈,沒人管,開采石油過程中該怎樣保護環境?假如南堡油田在美國,美國人會怎么辦?會是這樣舉國慶祝嗎?人家很可能會留著以后用,也許不會這么大肆宣揚,家丑不可外揚,家里有寶也不可高興過早啊。
唐山,這個中國有名的傻大黑粗的城市,以資源著稱,除了資源,我們還能給世人什么?唐山的煤炭挖了一百多年了,地下都是空的了,市區很多地方都變成了塌陷區,干脆就改造成了人工湖,據說風光秀麗;石油還要開采至少50年,唐山這個地方處于地殼運動活躍地帶,多地震,每年余震不斷,據說都是30年前的余震,這樣的地帶說明幾十萬年、幾百萬年以前地殼變動也很劇烈,要不然也不會把那么多的森林埋到地下變成煤炭變成石油啊。
開采資源造福人類是好事,但是中國能不能學學外國?
假如石油有生命,此時,中國的大地連同地下的石油一定在不安地呻吟……
□黎明的地平線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