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油集團在渤海灣發現儲量達10億噸大油田的消息,成為近期社會矚目的焦點。
在當前我國經濟面臨能源瓶頸、戰略石油儲備拉開序幕,以及環渤海區域經濟趨熱的背景下,南堡油田的發現會對中國經濟和能源格局產生多大影響?有關專家認為,這一發現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我國能源短缺的壓力,但是它并不能從根本上扭轉能源供需不平衡的局面,也不會改變目前以節能增效為主的能源戰略。
渤海灣將迎來大發展機遇期
中國石油規劃總院一位專家告訴記者,南堡油田的發現對于保障我國的能源供給無疑是個好消息。2005年塔里木盆地也發現過12億噸以上儲備規模的大油田。南堡油田的意義在于其地理位置、開發時效以及油田質量等綜合因素形成的戰略和經濟價值,對于促進環渤海地區中國經濟“第三增長極”和我國北方地區的發展,將產生重大影響。
這位專家認為,石油勘探是一個動態過程,隨著勘探工作的深入,相信南堡油田應該還會繼續有新的發現。隨著石油勘探技術的不斷創新,我國還有可能發現更多更大的油氣田。目前估計南堡油田的一次井網采收率將達40%,甚至還有更高的采收率。就是說,南堡油田是個容易出油、開采效率極高的好油田。
她預測,隨著南堡油田的大規模開發建設,在渤海灣冀東的唐山將迎來新的大發展機遇期。不久,新型的石油城將聳立在渤海之濱的南堡。她還認為,南堡油田不能一次性開發過度,要保持可持續開采。在開發建設過程中,應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力爭把南堡油田建成科技、綠色、和諧的現代化大油田。據了解,南堡油田的開采技術有很多創新,主要包括三維地震勘探、人工島集中開發、水平井整體開發等新技術,同時還有很多循環經濟的模式可以探索。南堡油田整體采用水平井技術開發在國內僅此一家。水平井技術是20世紀80年代鉆井、完井技術的重大成就之一,是實現“少井高產”的主要技術手段,能增加采收率、減少生產占地、降低環境污染。
中石油將投入70億元研發關鍵技術
為進一步提高石油勘探、開采的科技水平,在“十一五”期間,中石油將安排開展60項重大科技創新項目,投入70億元資金,對關鍵技術進行攻關,圍繞研發、設計、制造產業一體化,重大現場試驗,超前儲備研究,重大技術推廣等系列開展。中石油還將通過科技攻關,掌握應用新一代陸相石油地質理論、高含水油田提高采收率技術、復雜地表和復雜構造建模與成像技術、懸浮床加氫裂化成套工藝技術等15項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國際先進技術。
原國家發改委能源所所長周鳳起表示,南堡油田對穩定國內原油安全、彌補部分油田的減產具有重要意義。目前我國每年的原油需求達3億多噸,自給的只有1.8億噸,即使南堡油田2012年達到年產1000萬噸,仍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更不能從根本上扭轉能源供需不平衡的局面,也不會改變目前以節能增效為主的能源戰略。
據了解,目前我國原油的對外依存已經達到47%。專家預測,到2016年,中國石油消費的一半將靠進口。
周鳳起認為,中國每年石油自產量都略有增加,但新探的再多,也趕不上因經濟發展而高速增加的消耗量。這一發現并不能改變我國能源短缺的整體狀況。他說,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節約能源,仍是中國經濟發展中面臨的重大課題。轉變粗放型、高能耗的經濟增長模式,調整經濟結構,進行技術和產業升級,才是可持續發展之路。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