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是一塊貧困而富饒、古老而年輕的大陸,她在當今世界既面臨巨大挑戰,又充滿發展機遇。
非洲大陸貧窮而富饒。說她貧困,不僅因為她是發展中國家最集中的大陸,并且,是世界最不發達國家最集中的大陸,聯合國確定的全球49個最不發達國家中,非洲就有34個。在某種意義上講,非洲是國際社會的扶貧對象。說她富饒,是因為她有豐富的資源,有近20種礦產儲量居世界首位,鉑、錳、鉻、釕、銥等有色金屬、稀有金屬的蘊藏量約占世界總儲量的80%,磷酸鹽、鈀、黃金、鉆石、鍺、鈷和釩等礦藏占世界總儲量的一半以上。非洲森林廣布,植物種類豐富,野生動物繁多,有秀麗壯美的自然風光和旅游資源,發展潛力巨大。并且,非洲國家并非個個貧窮,有南非、毛里求斯、博茨瓦納、加蓬、塞舌爾、利比亞等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超過3000美元的較為富裕的國家。
非洲是一塊古老而又年輕的大陸。達爾文曾在一百五十多年前提出過一個假說——非洲大陸是人類早期祖先的原居地,最初這一觀點像進化論一樣備受爭議,但后來,尤其是上世紀50年代以來,古人類學家在非洲發掘出大量的遠古人類化石和舊石器文化遺址,最古老的可推至300多萬年之前,比其他大陸久遠得多。這些考古發現給達爾文的推斷提供了充分的支持。越來越多的考古發現和科學研究證明,非洲大陸可能是人類先祖最早的發源地,是人類文化的搖籃。另一方面,非洲現有的53個國家中大部分是在上世紀60年代脫離西方殖民國家獨立的,只有四十多年的立國歷史,是新興的發展中國家。
年輕的非洲國家面臨著民族整合、民族一體化的艱巨任務。非洲人民爭取政治獨立的斗爭,基本上是在原殖民地的政治疆界框架內展開的,獨立后的各個新興國家管轄的范圍,也大體是以原殖民當局統治的區域。在國家認同和國家民族構建問題上,非洲國家的起點遠比歐亞國家低,擔子遠比歐亞國家重。地方民族主義是非洲大部分國家面臨的巨大挑戰。它往往釀成一國之內地方民族之間的矛盾與沖突,或形成地方民族勢力對中央權威的挑戰。而上世紀90年代初的多黨民主化運動對非洲的民族一體化帶來了重大的、復雜的影響。在西方的壓力之下,大部分原先實行一黨威權制的國家被迫改制,勉為其難地在中產階級不發達、市民社會相當弱小、經濟基礎相當薄弱的情況下進行政治民主化,而且,更為困難的是,是在民族整合、國家統一問題沒有很好地解決之前就開始搞民主化。民主政治和民族統一的目標并不一定吻合,二者未必能夠相輔而行、盡得其善。對非洲這樣一個存在著多元文化、民族裂痕和歷史積怨的大陸而言,競爭性的普選、多黨政治、議會民主等舉措對各國民族團結和國家統一所起的消蝕作用是相當嚴重的,不少非洲國家自多黨民主化以來都備受社會分裂、政局動蕩、政府行政低效等弊病的折磨。相對而言,那些在溫和威權體制之下有秩序地進行政治體制過渡的國家,政局穩定,發展環境較好,經濟社會發展保持著良好的發展勢頭。
在日益全球化的世界中,非洲處于弱勢地位,面臨著邊緣化的威脅。另一方面,非洲的有識之士敢于正視困難和問題,希望利用集體的力量,擺脫不斷被邊緣化的處境。2002年成立非洲聯盟就是非洲國家聯合自強的具體體現。與此同時,西非國家經濟共同體、南部非洲發展共同體、東非共同體等區域性的合作組織,在減免關稅、對外統一關稅、協調貨幣金融政策、形成區域性的自由貿易區等方面都有一些重要的舉措和成效。《非洲發展新伙伴計劃》成為非洲國家開展經濟合作、推動非洲實現可持續發展的規劃,也是非洲聯盟的發展藍圖。該計劃的重要內容之一,是設立“非洲互查機制”,在非洲有重要影響力的國家大都加入了該機制,為非洲實現良政、營造良好的投資環境、尋求國際社會的支持提供了制度性的保障。
非洲豐富的礦藏資源,除了傳統的有色金屬、稀有金屬外,石油的探明儲量、產量和出口量都出現了快速增加,在全球能源供應格局中的地位大幅度提升。資源開發是非洲許多國家經濟發展的優勢,非洲能源產業的長足發展,有助于改善非洲國家的財政狀況,為國民經濟的健康發展提供契機。在資源開發型產業的帶動下,非洲一些國家將有條件增加農業、制造業、信息產業等領域的投資,使國民經濟走向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非洲有53個國家,占聯合國會員國總數的四分之一強,人口占世界的13%,國際地位不容忽視。非洲積極參與南南合作,推動南北對話,在國際事務中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沒有非洲的穩定,就沒有世界的和平。人類社會發軔于非洲,人類社會最終的進步也必定離不開非洲的發展和繁榮。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