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對替代能源開發工作的推動,不能不提到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前中共山西省及湖南省省委書記王茂林。作為一名從礦山基層管理人員一步步走上高級領導崗位的干部,王茂林曾在煤礦工作了20多年,對山西的煤礦資源非常熟悉。正因如此,他多次給國家領導人提出有關推廣煤基醇醚燃料以替代汽油、柴油的建議。2005年12月4日,他同何光遠等同志一同呈報給胡錦濤總書記的“推廣煤基醇醚燃料以替代汽油、柴油的建議”,得到了胡總書記的重要批示。由此,為期近一年的有關醇醚燃料作為替代能源的科學論證工作在全國展開,形成了有關煤基醇醚燃料的發展報告。近日,王茂林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他從一名老礦業專家的角度再次對我國發展醇醚燃料作為替代能源提出了一些建議和看法。
記者:我國作為能源消費大國,石油對外依存度越來越高。這種狀況是否讓我們對替代能源必須有一個明確認識?
王茂林:因為我國是一個富煤、少氣、缺油的國家。改革開放以后,由于經濟快速發展,對能源的需求呈現出一個高速增長的態勢。再加上在實行工業化的過程中,國家還比較窮,采用的制造技術不先進,人們在認識上盲于追求高速度,我國對能源的消耗可以說是超常規的增加。我們人均GDP占全世界的4%,但能源消耗占到20%~25%。特別是我國在石油消費方面對外的依存度越來越高。原來我們預測,到2010年達到6%左右,但最近已達到60%。替代石油的問題已經引起世界各國的關注。也引起我國方方面面人士的關注,黨和國家領導人在總結改革開放20多年來的經驗和教訓時,已經清醒地意識到,中國靠走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這樣一個路子來發展經濟是不可持續的。所以中央現在提出科學發展觀,走可持續發展之路,經濟發展要又好又快。什么叫好?好就是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效益要高;各種消耗,包括能源消耗在內要低,不能夠破壞環境。
記者:您認為從我國實際情況看,哪種燃料替代石油最合適?
王茂林:我作為一個采礦工作者,首先想到就是煤基醇醚燃料取代石油,通過煤作為原料來制作成甲醇、二甲醚,也可以直接或間接轉換為油,也可以轉化為氫。
那么煤作為替代能源有哪些優勢呢?第一,雖然我國是一個產煤大國,但有相當一部分是劣質煤,含硫在30%左右,灰分在30%左右。我們國家的劣質煤大概要占到整個煤炭資源的40%左右。劣質煤不可能直接燃燒,但可以把它開采出來作為煤化工原料,轉化為甲醇是完全可以的。
第二,中國是一個富煤的國家。在我國礦物能源構成中,煤炭資源可以達到55700億噸,已探明儲量為10421億噸,可采的儲量2040億噸,煤炭占中國化石能源92.7%。石油資源1021億噸,探明儲量為213億噸,可采的儲量61億噸。天然氣資源47.62萬億立方米,探明儲量為2.56萬億立方米,可采儲量1.64萬億立方米(資料來源:2002年11月中國農業出版社出版《中國資源利用戰略研究》)。上述數字說明,用煤基醇醚燃料取代石油,應該說不僅符合中國國情,而且從客觀上講是以豐富煤炭資源為基礎的。
第三,推廣煤基醇醚燃料是中國可持續發展的需要。采用煤的潔凈利用技術,制成替代石油的二次能源甲醇、二甲醚,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煤基醇醚燃料,可以大幅度提高煤炭的附加值。采用煤的氣化技術制造醇醚燃料作為石油燃料的替代品,這是構建我國能源多元化格局的主要內容。為什么說它是可持續發展的需要呢?主要就是煤基醇醚燃料可以確保避免環境污染,是一個潔凈的燃料。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
記者:我國作為能源消費大國,石油對外依存度越來越高。這種狀況是否讓我們對替代能源必須有一個明確認識?
王茂林:因為我國是一個富煤、少氣、缺油的國家。改革開放以后,由于經濟快速發展,對能源的需求呈現出一個高速增長的態勢。再加上在實行工業化的過程中,國家還比較窮,采用的制造技術不先進,人們在認識上盲于追求高速度,我國對能源的消耗可以說是超常規的增加。我們人均GDP占全世界的4%,但能源消耗占到20%~25%。特別是我國在石油消費方面對外的依存度越來越高。原來我們預測,到2010年達到6%左右,但最近已達到60%。替代石油的問題已經引起世界各國的關注。也引起我國方方面面人士的關注,黨和國家領導人在總結改革開放20多年來的經驗和教訓時,已經清醒地意識到,中國靠走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這樣一個路子來發展經濟是不可持續的。所以中央現在提出科學發展觀,走可持續發展之路,經濟發展要又好又快。什么叫好?好就是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效益要高;各種消耗,包括能源消耗在內要低,不能夠破壞環境。
記者:您認為從我國實際情況看,哪種燃料替代石油最合適?
王茂林:我作為一個采礦工作者,首先想到就是煤基醇醚燃料取代石油,通過煤作為原料來制作成甲醇、二甲醚,也可以直接或間接轉換為油,也可以轉化為氫。
那么煤作為替代能源有哪些優勢呢?第一,雖然我國是一個產煤大國,但有相當一部分是劣質煤,含硫在30%左右,灰分在30%左右。我們國家的劣質煤大概要占到整個煤炭資源的40%左右。劣質煤不可能直接燃燒,但可以把它開采出來作為煤化工原料,轉化為甲醇是完全可以的。
第二,中國是一個富煤的國家。在我國礦物能源構成中,煤炭資源可以達到55700億噸,已探明儲量為10421億噸,可采的儲量2040億噸,煤炭占中國化石能源92.7%。石油資源1021億噸,探明儲量為213億噸,可采的儲量61億噸。天然氣資源47.62萬億立方米,探明儲量為2.56萬億立方米,可采儲量1.64萬億立方米(資料來源:2002年11月中國農業出版社出版《中國資源利用戰略研究》)。上述數字說明,用煤基醇醚燃料取代石油,應該說不僅符合中國國情,而且從客觀上講是以豐富煤炭資源為基礎的。
第三,推廣煤基醇醚燃料是中國可持續發展的需要。采用煤的潔凈利用技術,制成替代石油的二次能源甲醇、二甲醚,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煤基醇醚燃料,可以大幅度提高煤炭的附加值。采用煤的氣化技術制造醇醚燃料作為石油燃料的替代品,這是構建我國能源多元化格局的主要內容。為什么說它是可持續發展的需要呢?主要就是煤基醇醚燃料可以確保避免環境污染,是一個潔凈的燃料。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