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我國燃油附加費改革的唯一試點省份,海南燃油附加費改革今年進入第13個年頭。被認為是我國燃油稅改的雛形,海南方面目前已累計征收燃油附加費逾70億余元,在取得較好效益同時,也產生了巨大社會效益。成績與挑戰并存。
海南“吃螃蟹”十來年
海南是我國進行燃油附加費改革的試點省份。根據海南省政府頒布的《海南經濟特區機動車輛燃油附加費征收管理辦法》,從1994年1月1日起,海南在全國率先實行了公路規費征收模式改革,將原來的公路養路費、過路費、過橋費和公路運輸管理費“四費合一”,統一收取為燃油附加費。1996年8月23日,海南省通過了《海南經濟特區機動車輛燃油附加費征收管理條例》,將燃油附加費征收管理的有關規定,由地方政府規章上升為法律效力更高的地方性法規。海南成為我國第一個燃油附加費改革的省份。
效益明顯,收獲豐厚
海南省交通廳有關人士表示。在燃油附加費征收管理條例實施之后,海南的公路收費成本和行政執法成本得到有效縮減。一個具體的例子就是,海南一個省的征稽系統也僅有56名工作人員,而年收費金額卻近10億,征收成本在全國無人可比。改革13年,海南的燃油附加費累計征收已經超過70.07億元,年均遞增約15.5%,這極大地支持了海南公路建設的快速發展,為海南的經濟發展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
據了解,燃油附加費改革在取得較好經濟效益同時,也產生了巨大社會效益。由于費用在燃油零售中統一收取,這就體現了用路者付費、多用者多付費的原則。同時,由于撤銷了所有公路沿線收費站卡,提高了通行效率,海南現在是全國第一也是全國惟一沒有公路收費站卡的省份,公路“三亂”現象從源頭得以根治。
成績與挑戰并存
在實施燃油附加費試點13年的成績背后,有關人士坦言海南對燃油附加費的改革是摸著石頭過河,隨著條例的實施,一些問題逐漸得浮出水面。海南省財政廳就認為,目前海南的燃油附加費工作正面臨著稽查工作難度加大,本省柴油車輛費源流失,對公益性車輛和其他非公路用汽油的返還問題一直沒能解決等一系列問題。而海南老百姓對于燃油附加費政策執行過程的一些小細節也頗有微詞。06年3月份,海南首次提高了燃油附加費的征收標準,汽油車附加費提升幅度達0.32元/升,許多車主就抱怨提價幅度過大,比國家提升油價的幅度還要大。對油價最為敏感的出租車行業則表示“用附加費改革后的油不如用沒有附加費的天然氣”。有資料顯示,自2004年中以來,海口近九成的出租車已將燃油改裝為燃氣。同時,更為值得關注的是,由于目前我國只由海南一省在燃油中附加相關費用,跨省走私汽油現象已經變得相當尖銳。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