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型礦山43%沒有綜合利用
礦產資源回收率僅30%
目前,我國礦產資源保障程度不樂觀,相當一批資源可供性下降,同時我國的礦產資源利用方式還比較粗放,資源浪費嚴重。這是記者從昨天(13日)在京召開的全國礦產資源規劃編制工作座談會上獲悉的。
全國能源和重要礦產資源潛力分析結果表明,我國成礦地質條件有利,礦產勘查程度較低,總體資源探明程度不足1/3,還有很大的資源潛力。與此同時,我國的礦產資源利用方式還比較粗放,一些地方采富棄貧、一礦多開、大礦小開的現象較為普遍。我國礦產資源總回收率和共伴生礦產資源綜合利用率分別為30%和35%左右,比國外先進水平低20個百分點。大中型礦山中,幾乎沒有開展綜合利用的礦山占43%。隨著礦產資源開發強度進一步加大,礦山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難度將越來越大。首輪規劃實施評估結果表明,全國只有5個省(區、市)礦山環境恢復治理率達到了25%的目標,一些省(區、市)的礦山環境恢復治理率甚至低于10%,西部地區的差距更大。
國土資源部部長徐紹史表示,不加快轉變礦產資源利用方式,資源支撐不住,環境容納不了,社會承受不起,發展難以為繼。為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對礦產資源日益增長的需求,首要的是立足國內,加強國內勘查開發和提高資源利用率。
我國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還有很大潛力,目前,對共伴生礦產進行較好開發的礦山只占1/3,全國固體礦產采選每年產生的尾礦廢棄物約5億噸,尾礦資源潛在價值巨大。據測算,到2010年,通過礦產資源綜合利用和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每年可為國家多提供煤炭2.5億噸,煤層氣32.5億立方米,石油700萬噸。
曾培炎要求統籌安排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利用保護
新華網北京6月13日電 全國礦產資源規劃編制工作座談會12日在京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曾培炎就第二輪礦產資源規劃編制工作作出批示。他強調,編制和實施礦產資源規劃,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礦產資源合理開發利用的重要手段。開展第二輪礦產資源規劃編制工作,要堅持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的方針,統籌安排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利用與保護的任務,加強和改善對礦產資源開發的宏觀調控,完善規劃的管理制度,嚴格規劃的組織實施,發揮規劃的指導作用,保障我國礦業持續健康發展。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