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彌補國內油品供需缺口,中石化下半年曾兩度計劃外進口汽柴油共15萬噸,受到業內側目。本報記者昨天從另一大油業巨頭中石油集團獲悉,該公司今年第三季度也進口了20萬噸汽柴油投放沿海市場,同時還努力提高煉油裝置負荷率,以保障供應。
據中石油介紹,今年年初以來,中石油按照“把握大局,穩定供應,保證質量,誠信服務”的方針,全力以赴保證國內市場供應,維護市場秩序和油價穩定。中石油采取的措施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優化生產運行,增加資源供應量。中石油要求所屬煉油企業加強管理,合理安排檢修,減少非計劃停工,提高煉油裝置的高負荷長周期運行水平。三季度,中石油煉油加工量同比增長近10%,裝置負荷率平均達到99%。二是優化資源配置。今年年初以來,中石油油品銷售和物流部門通過西部管道等通道,確保西北油品及時運抵東部市場。同時,努力組織海上原油進口,確保東北下海油順利南下。三是盡量減少出口,千方百計增加進口。
加上今年三季度進口的20萬噸汽柴油,今年年初以來,中石油已累計進口油品超過30萬噸。
東方證券資深分析師王晶對記者表示,國內油品供需緊張局面主要由國內外油價倒掛引發的,而倒掛又是由于國內油價未及時跟隨國際油價變動所致。但這種局面不會長期維持,最終還是要靠加強煉油能力以及油價調整來解決。不過,今年由于CPI一直居高不下,油價調整需要等待合適的時機。
巴菲特:中石油我可能賣得太快了
美國“股神”巴菲特終于開口解釋自己出售中石油股票的動因。18日,這位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首席執行長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他已將所持有的中石油股份全部賣出,并稱此舉完全是基于市場因素。他同時承認拋售得太快了,因為此后中石油股價還在上漲。
巴菲特是在接受福克斯商業電視網采訪時作上述表態的。他稱,完全是基于價值的評估進行拋售的,和之前外界猜測的其它問題無關。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一度曾持有11%的中石油上市股票,價值超過30億美元。首次拋售出現在今年7月份。“出手有點早了,”巴菲特同時表示,從出售股票后的漲幅來看,自己可能過快賣光了中石油股票。
早在四年前股價最低迷的時期,這位有“股神”之稱的投資大師就果斷出手建倉中石油,當時的中石油H股股價只有1.6港元。經過長達四年的耐心持倉,中石油股價伴隨國際原油期貨“大牛市”的到來而扶搖直上,目前已上漲至近20港元。
自7月12日首次申報減持至今,巴菲特已累計出售超過11.821億股中石油,套現約140億港元。而從近期減持價格看, 集中減持日期在7月至10月的三個月內,減持的平均股價應在13港元左右。如果以基期投入成本來測算,其投資收益率應在700%以上。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