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重點項目,中石油集團公司“十一五”期間重點工程,大慶石化公司120萬噸/年乙烯改擴建工程上馬開工。2010年工程竣工達產后,大慶石化公司乙烯產量可達120萬噸/年,躍居全國首位。
這項總投資140多億元的龍頭石化工程,占地39公頃,建設周期為42個月。該重點項目的上馬,對優化我國石化工業布局、加快東北地區石化產業結構調整,優化油氣資源配置,推動大慶資源型城市經濟轉型和大慶油田可持續發展,促進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具有重要意義。
大慶在共創百年油田中,構建可持續發展戰略新高地,在穩定油氣生產的同時,將發展石化產業放在構建優勢接續產業集群的龍頭位置推進,全力打造千億元以上石化產業。先后把乙烯擴建到60萬噸、化肥擴能到80萬噸、低密度聚乙烯達到20萬噸等。一批重點項目相繼建成投產,石化產業已成為實現大慶可持續發展的龍頭帶動產業。
目前,大慶地區以石化產品為原料的企業多達240多家。在大慶以石化為龍頭的發展戰略中,在調整石化資源結構,建立輻射東北地區石化戰略基地的大格局中,新上馬120萬噸/年乙烯這一大型龍頭“吃配型”企業,將整合石化資源,形成上下游產業鏈及相關業態,為地方建筑、管材等產品市場注入極大的活力。120萬噸/年乙烯工程投產后,年均銷售收入增量79.7億元,增量投資利稅18.84%,拉動大慶經濟新增長50多億元。
120萬噸/年乙烯改擴建工程,將在現有60萬噸/年乙烯及配套裝置基礎上,并線建設60萬噸/年乙烯、25萬噸/年全密度聚乙烯、30萬噸/年全密度聚乙烯、30萬噸/年聚丙烯、60萬噸/年裂解汽油加氫、40萬噸/年芳烴抽提六套裝置及丁辛醇、順丁橡膠、燃煤鍋爐等17項輔助和公用工程設施。
大慶石化是我國重要的煉油化工生產基地,作為我國唯一以乙烯為龍頭,集油、氣、化、肥、纖維、橡膠于一體的特大型化工企業,在東北具有舉足輕重戰略地位。
乙烯成了大慶發展石化產業不可或缺的“寶貝”資源。乙烯素有“化工之母”之稱,幾乎所有石化產品,一切與塑料有關的物品,包括衣物的晴綸,甚至藥品中的一些成分,都源于乙烯。生活中,我們離不開乙烯,大慶可持續發展,更離不開乙烯。
這次上馬的120萬噸乙烯/年,其規模和產能是個什么概念?
120萬噸乙烯產品,每年可生產管材2.22億米,能繞地球近6周。還能生產可覆蓋15090公頃的農膜、27752公里電纜料、10億只塑料盆、222萬只果奶瓶和近1萬S拉絲。
大慶打乙烯牌,優化產業結構,凝聚300多個相關企業和50多萬產業從業人員,形成以120萬噸乙烯/年為龍頭的石化產業集聚和輻射效應。
公司黨委書記鄭懷義說,大慶石化每年向國家提供有機化工原料、塑料、晴綸等上百萬噸,許多產品填補國家空白。新上120萬噸乙烯項目,將極大提高公司的核心競爭力,促進企業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使大慶石化成為引領大慶經濟再攀新高的龍頭石化企業。
黑龍江省委常委、大慶市委書記蓋如垠說:“大慶可持續發展正處于石油經濟向石油經濟與非石油經濟并舉轉變過程,也是‘爬坡’的關鍵階段,現在正是發展接續產業的大好時機。以120萬噸乙烯項目為龍頭的石化產業,是大慶實現大慶可持續發展最具優勢、最富潛力、最有拉動效應的接續產業。這是加快大慶資源型城市轉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新希望!”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