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業績顯著倒退73%的中石化(00386),公司董事長蘇樹林昨日承認,下半年經營環境或更嚴峻,流動資金持續緊張,屆時會進一步削減勘探及煉油業務等資本支出。另外,中石化已獲內地監管部門承諾在第三季補貼中石化煉油業務虧損,及退還進口成品油增值稅。
國際原油價格在今年首六個月持續高企,上半年平均每桶期油價格111美元,較去年同期的61美元,增幅達到80%;到今年第二季更創出每桶147.27美元的歷史新高。
對于依賴大量原油生產成品油的中石化,在內地成品油出廠價低于成本價的「倒掛」情況下,中石化首六個月煉油業務除稅及利息支出前虧損(EBIT)460.21億元人民幣(下同);去年同期有57.3億元利潤。
縱使獲得政府給予財政補貼,中石化上半年股東應占溢利仍然錄得73%跌幅,只有93.39億元。
展望下半年,蘇樹林在業績發布會上表示,今年是中石化經營環境最困難的一年,但最困難的時間并沒有過去,有可能會在第三、第四季出現,因為屆時公司資金有可能非常緊張。中石化上半年經營資金凈流入大幅減少95.7%,至26.4億元。
因應經營環境變化,中石化管理層七月份決定減少82億元資本開支,下半年有可能進一步調低開支,主要針對石油勘探評價、煉油改造計劃及乙烯項目。中石化上半年資本開支365億元,全年預算開支1218億元。除資本開支外,中石化年初制訂08年度成本費用減省26億元的目標,上半年已成功減省17億元,爭取下半年可以同樣節省17億元費用。
上半年成本減省17億
中石化高級副總裁戴厚良補充稱,公司早前發出盈警,預料首三季盈利會倒退五成,但下半年實質經營狀況,要視乎國際油價走勢,以及內地成品油價格會否進一步向上。
不過,除非國際油價出現大跌,煉油業務才有機會出現改善,惟內地監管部門已同意適度補貼中石化第三季煉油虧損,成品油增值稅返還機制亦會延續至第三季。
公司財務副總監劉運稱,中石化煉油業務收支平衡點,約為每桶原油采購價再加四美元,超出該水平才能夠有利潤。
蘇樹林稱,隨著內地上調成品油價格,農業使用柴油高峰期已過,而民間對國際油價上漲的預期下降,令到囤積成品油情況緩和,中石化近期的確減少進口成品油數量;戴厚良稱,成品油銷售減少,可紓緩中石化煉油虧損壓力。
對于有報道指中石化母公司擬收購英國帝國能源公司,蘇樹林首度開腔承認報道,但稱母公司僅處于初步可行性研究,仍未與帝國能源公司展開談判。他強調,由于國際油價偏高,收購風險會較高,所以上市公司無意在現階段進行境外油氣項目收購。
中石化母公司這邊廂仍在研究當中,但據外電報道,印度最大石油開采公司「Oil & Natural Gas Corp.」同意以14億元英鎊(折合港幣200.7億元)收購英國帝國能源,借此取得西伯利亞油氣資源。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