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油已開始規劃在云南建設中緬油氣管道。這將防止中國石油進口通路權重過多集中于馬六甲海峽。
據上海證券報12月5日報道,中石油從緬甸開辟新油氣通道以破解能源“馬六甲困局”的努力有望結出果實。12月4日,中國石化新聞網上一則訊息顯示,一個由韓國大宇公司牽頭的國際集團有望在2008年年底前簽署一項有關從緬甸向中石油集團供應天然氣的協議。此前,中石油股份公司一位管理人士也曾表示,中石油已開始規劃在云南建設中緬油氣管道。
該訊息引用大宇公司的一份文件稱,該國際集團將從位于緬甸海上的A-1區塊和A-3區塊向中石油集團供應天然氣。消息稱,08年底前其和中石油以及緬甸政府有望簽署正式協議。
此前,中國一直在努力爭取獲得緬甸的天然氣供應。緬甸的天然氣儲備非常豐富,是世界第十大天然氣儲藏國。緬甸官方統計報告稱,僅在2005-2006財政年度里,緬甸就生產了114.5億立方米的天然氣。其中,海上A-1區塊和A-3區塊由韓國大宇、印度onGC Videsh有限公司和印度GAIL有限公司共同所有。
除了氣源的因素外,中國與上述各方積極展開合作的另一個更重要背景是為了擺脫對馬六甲海峽的依賴。
作為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費國,中國進口原油的4/5左右通過馬六甲海峽運輸。為避免過分依賴這條運輸線,防止中國石油進口通路權重過多集中于馬六甲海峽,中國一直希望另辟蹊徑,打通大西南通道,使之成為連接中國與世界產油國之間的橋梁----途經印度洋,由緬甸直通中國云南。
“這條線路不僅對中石油意義重大,對西南地區能源供應保障意義重大,而且對整個中國的能源安全也有著舉足輕重的價值。”中石油一位管理人士表示,中石油已開始規劃中緬油氣管道。
據介紹,中石油此前已和緬甸、大宇等簽署了開展陸上天然氣管道聯合可行性研究的協議,以及各方委托中石油規劃總院執行陸上天然氣管道可行性研究的委托協議。
而在石油管道方面,按照初步規劃,中緬石油管道西起緬甸西海岸,途經緬甸第二大城市曼德勒,從瑞麗市進入中國境內,最后抵達昆明。該管道第一階段設計能力為年輸送原油2,000萬噸,相當于每日運輸400,000桶左右。作為配套項目,一座千萬噸級的石油煉化基地也將在云南建設。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