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國內兩大石油公司煉油業務嚴重虧損,行業虧損1493億元。如果剔除國家給予中國石化(600028)、中國石油(601857)的政策性補貼,行業虧損額將超過2000億元。2009年,國家開始實施成品油定價的新機制,煉油行業徹底擺脫了2005年以來持續的政策性虧損的局面,石油公司重新走上穩定增長的發展道路。
原油價格熊幾時?
今年以來,包括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內的組織都持續下調對于2009年全球GDP增速的預測值。來自IMF4月的報告認為,全球經濟正處于大規模金融危機和信心嚴重喪失造成的嚴重衰退之中。雖然從第二季度開始收縮幅度應縮小,但預計2009年全年世界產出將減少1.3%,2010年僅將逐漸恢復,增長1.9%。
相應的,代表石油需求方聲音的國際能源署(IEA)持續下調全球原油需求預測值,如表所見。2009年4月,IEA再次下調2009年全球原油預需求測值100萬桶/天,到8340萬桶/天,符合我們在2009年3月16日報告中預測的全球需求不足8400萬桶的判斷。
目前,原油價格已經保持接近4個月的環比上升。主要品種現貨4月均價都超過50美元。
在高油價時期,我們對油價的研究框架一直主要集中在供需、匯率、地緣政治和投機因素四方面。進入低油價時期,我們的研究框架轉向成本、供需、匯率和地緣政治四方面。
在油價熊市的維持時間上,我們認為,本次金融危機的規模和影響力直指1929年的大蕭條,油價下跌1年半的時間可能是較為樂觀的預期,在2009年年底之前,甚至到2010年上半年,油價難有大幅上升的機會。
油價新機制反復確認中
我們持續跟蹤了自2008年12月19日國家發改委3次調價以來的相關國際原油價格,結論如表所見。
根據我們對布倫特、辛塔、迪拜三地前20個工作日的現貨價格跟蹤,進入4月份,國內成品油價格早已滿足上調的條件。因此,我們認為,發改委執行的定價新機制仍然是有調控的間接接軌,調整的頻率依然低于市場預期。目前看來,新機制還在反復確認中。
政策導向分析
國家以提高消費稅的形式完成了醞釀了15年的燃油稅改革,體現出抑制私家車汽柴油消費的政策導向。現行的消費稅征收辦法規定消費稅價內征收、并落實在煉廠出廠環節,對中國石化、中國石油有很大的不利影響。由于落實在出廠環節,走私進口的柴油、燃料油(資訊,行情)(資訊,行情)完全沒有繳納消費稅的可能,擴大了走私的利潤空間。這一措施客觀上減輕了財政部的工作量,但變相鼓勵了柴油、燃料油的走私進口。
特別收益金的設置是政府以上游補貼下游的意志的反映,防止了石油公司上游業務的暴利,客觀上起到暴利稅的應有作用。但由于石油公司成本的上升,特別收益金的起征點一直存在爭議。如果該起征點能夠上調,中國石油(601857)、中國石化(600028)都將顯著受益。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