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本溪鋼鐵公司憑借自主研制耐-60℃超低溫石油管線鋼的技術實力,在國內外數十家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獲得2.1萬噸大訂單,成為中俄原油輸送管道漠河至大慶段工程的最大供應商,目前已有 5000噸產品先期投入輸送管道建設。
今年2月,中俄兩國簽訂《俄羅斯向中國輸送原油協議》,俄方每年向中方供應3000萬噸原油,約占我國原油年需求總量的10%,是我國進口原油的最大項目。根據中俄雙方分別負責本國境內原油輸送管道建設規定,從漠河入境至大慶段所敷設的960多公里管道,成為我國第一條穿越年最低氣溫-45℃~-50℃寒帶區域的原油輸送管道。在全球經濟受金融危機嚴重影響的形勢下,這是一塊令全球鋼鐵業垂涎的“大蛋糕”,因此標書甫一發布,便有國內外數十家鋼鐵企業紛紛競投,本鋼也是其中之一。
本鋼能否中標的關鍵在技術。為切實滿足漠河至大慶段原油輸送管道的耐超低溫性能需求,本鋼技術人員從成千上萬組技術參數中,精心篩選出強度高、屈服度大、抗拉度強的最佳工藝技術設計方案。 4月初,本鋼研制生產出了第一批耐超低溫管線鋼。經中石油所屬石油管線用戶的嚴格檢驗,其耐低溫沖擊韌性、耐低溫落錘沖擊度、屈服強度、抗拉強度等主要技術性能指標,全部達到承受耐-60℃超低溫的石油管線鋼要求標準。與國外企業比,本鋼產品又有著明顯的價格優勢。于是,本鋼這個百年老國企憑借技術和設備優勢,自信地交出了完美答卷,一舉中標,獲得了2.1萬噸的大訂單,成為這項舉世矚目的跨國工程的最大原料供應商。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