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安慶石化新制定的《規范化操作室管理規定》下發。該規定是企管部門在廣泛調研的基礎上總結提煉出來的,將對企業內油、化、纖、電不同板塊的140多個操作室管理標準進行統一規范,從而更加有利于現場管理。這是安慶石化以文本化管理為切入點、著力建立管理經驗創新機制的又一新舉措。
今年以來,安慶石化堅持繼承和創新相結合、傳統管理和現代管理相結合,不斷推進管理制度及方法創新,逐漸形成了具有安慶石化特色的管理模式,促進了銷售收入和實現稅收的迅猛增長。
作為中國石化沿江中上游企業中惟一油、化、電、纖一體化企業,安慶石化有生產裝置69套。2003年實行扁平化管理后,為完成從“分公司—二級分廠—車間”三級管理模式到“分公司(管理部)—業務部、作業部(大車間)”二級管理模式的轉變,安慶石化在縮短管理鏈上狠下工夫。他們通過總結完善,從機、電、儀、操、管各個層次,按照定人、定時、定點、定路線、定內容和要求,提出專業管理人員、技術管理人員、操作維護人員的巡檢要求,并將原來“聽、看、摸、聞”操作法巡檢提升為“六應六到三比較”:應走到的地點腳到不遺漏,應觸摸的檢查點手到摸準,應看到的情況眼到看明白,應聽聲響的地方耳到聽清,應嗅氣味的區域鼻到嗅準,應分析的情況腦到勤分析;表計實際指示與標準比較,同類型設備之間互相比較,本次檢查情況與上次比較。目前“六應六到三比較”已成為制度,成為一線職工生產操作的新標準、活教材。
對裝置實行24小時有效監控,保證一旦設備處于緊急狀況在第一時間組織精干有效隊伍及時處理,減少非計劃停工,建立起一套設備問題快速反應機制,是安慶石化近年來自檢維修隊伍改制后著力強化的一項基礎工作。為此,他們以強化設備基礎管理為重點,不斷摸索快速反應消除設備隱患的方法。為保證裝置檢修的質量、安全、工期和及時性,安慶石化與主要維護保運單位——已改制的盈創公司簽訂檢修合同,機動部門專業人員全過程進行質量監督和控制,機動部要求盈創公司和電儀部門嚴格做到“小故障檢修不過夜,大故障檢修連軸轉”,以快速反應及時消除設備隱患。一系列加強管理和組織協調的舉措,有效提升了裝置的故障“免疫力”,去年裝置電氣、儀表保運首次實現非計劃停工“零”目標。今年初,在對過去好經驗和特色做法提煉、完善的基礎上,安慶石化出臺了《設備問題快速處理管理規定》,使裝置安全更有了保障。
為把管理經驗上升為制度,把管理成果轉化成標準,安慶石化已將優化生產、挖潛增效、“三基”工作、裝置長周期運行、項目建設等工作的好經驗、好做法,及時總結提煉為近十項標準化制度。目前,他們正加強對典型經驗的總結和提煉,加快推進管理體制、機制、制度及方法創新,以使更多的管理成果能夠通過制度文本持續不斷地傳承下去。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