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改委決定,自09年6月30日零時起將汽、柴油價格每噸均提高600元,航空煤油上調1030元/噸,這是年內汽柴油價格的第五次調整,也是第三次上調,其中前兩次是下調。
此次調價的時間點基本符合我們的預期。我們在針對6月初成品油價格上調的評論中即指出,當時的調價幅度低于預期,“如果未來半個月國際原油價格不能有效地回落到60美元/桶以下,6月底7月初成品油價格再次上調的壓力仍然存在”,而以當時原油價格走勢判斷,短期快速回落到60美元/桶以下的概率較小,換言之,“6月底-7月初再次上調成品油價格的概率還是較大的”。
從調價幅度來看,基本彌補了兩次調價期間原油價格上漲導致的成本提高。目前WTI的30日均價68美元/桶,距離6月1日的30日均價上漲9美元/桶,而據我們測算,按照中國石化(10.70,0.04,0.38%)、中國石油(14.36,-0.12,-0.83%)目前的產品收率,此次調價彌補原油成本上漲7.7-9.5美元/桶,因此上調幅度基本與期間原油價格的上漲幅度相當,換言之,國內煉油企業此時的盈利能力相較上一次調整日,即6月1日并無明顯提升,但勘探開采板塊的盈利無疑隨著原油價格的反彈而有明顯的增長未來調價趨勢判斷,仍取決于原油價格的走勢。結合宏觀經濟情況和美元匯率的短期走勢,我們傾向于認為原油價格的階段性反彈或將告一段落。未來國際原油價格如能快速回落至65美元以下整理,則國內成品油價格短期繼續上調的概率不大,否則不排除7月底-8月初汽柴油繼續小幅上調100-200元/噸的可能性對成品油新定價機制的看法。6月1日調價幅度的不足和時間的滯后使市場對成品油新定價機制產生了懷疑,并對相關股票的估值形成了負面影響。我們在相關分析文章中曾指出,鑒于我國特殊的國情和特殊的行業競爭環境,對成品油價格機制的市場化不應過度樂觀,保持一份清醒是必要的,事實是“少奢望”才會“不失望”。從今年的成品油價格的調整頻率來看,的確較往年有較大提高,不能否認,新的機制在某種程度上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我們也注意到,與往年的調整不同,近幾次的調整沒有第一時間在諸如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這樣的主流媒體上大肆宣揚,或許意味著未來成品油價格的小幅快速調整或將成為常態。
投資策略。此次調價不影響我們對原油價格的判斷,也不足以改變對中國石化、中國石油全年業績的預期,維持中國石化、中國石油09年業績0.53元/股和0.67元/股的業績預測。由于對未來3個月原油價格的繼續上漲保持謹慎,我們認為,在原油價格盤整乃至小幅回落的情況下,國內煉油企業的盈利將維穩或重新出現環比好轉,維持中國石化、中國石油增持的投資評級。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