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挪威國家石油公司正式對外披露,已向中海油出售了該公司在美國墨西哥灣一系列租約中的權益。此前一天,中石油集團與伊拉克石油部、英國BP公司正式簽署了開發伊拉克魯邁拉油田的最終協議。近期中國石油公司接連斬獲大型項目的消息頻出,海外收購能源戰略似已進入“收獲期”。
據統計,今年,中國三大石化巨頭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601857.SH,下稱中石油)、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600028.SH,下稱 中國石化和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00883.HK,下稱中海油)洽購的大型近10個項目中,已有3個項目達成,是中國近幾年來收獲最大的一年。
中海油曲線進入美國
昨日,挪威國家石油公司正式對外披露,已經向中海油出售了該公司在墨西哥灣一系列租約中的權益。有評論稱,這標志著中國能源企業進入美國的第一步。
此次交易將使得中海油在挪威石油所擁有的美國墨西哥灣的Tucker、Logan、Cobra和Krakatoa資產中分別獲得20%、10%、10%和10%的權益。挪威國家石油公司表示,該交易并不代表其在墨西哥灣地區的資產所有權發生重大變化。
2005年,由于美國國內政治反對向中國出售戰略資產,中國海油被迫取消與美國優尼科公司的185億美元的收購協議。
此次交易是中國的石油公司首次進入美國墨西哥灣,成為一個有象征意義的事件。
在美國墨西哥灣擁有逾400塊租賃勘探區塊的挪威國家石油公司出售5塊勘探區塊,其中包括Tucker和Krakatoa深水區塊。此次出售給中國的部分權益占據了5塊中的4塊。
就在11月3日,中石油集團與伊拉克石油部、英國BP公司正式簽署了開發伊拉克魯邁拉油田的最終協議。這是伊拉克戰后石油大招標第一個正式簽署的合同,也意味著中石油集團在伊最大一筆投資開始進入實施階段。
中石化獲首個LNG大單
昨日,中國石化旗下子公司聯合石化(亞洲)有限公司(下稱聯化香港)與埃克森美孚旗下子公司埃索高地有限公司簽署了一項200萬噸/年的LNG長期供應框架協議。
據早報記者不完全統計,自2006年以來,國內三大石油公司已經與包括埃克森美孚、BP、道達爾等國際石油巨頭簽署了10個LNG長期供貨協議,年供應量總計達2800萬噸,均為20-25年期的供貨合同。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簽署的這10項目,均未有任何一個項目歸屬中石化,此次項目達成的框架協議,也是中石化首個海外LNG大合同。
中國石化高級副總裁王志剛昨日表示,“這一LNG資源將供給由中國石化在山東省青島市建立的LNG接收站。我們希望盡快完成最終的貿易協議。”
我國天然氣正處在快速發展期,2008年供應量約800億立方米。預計2010年我國天然氣需求量將達1100億立方米,屆時國內只能提供900億立方米,缺口將達200億立方米。 而預計到到2020年,天然氣在一次能源消費中,所占比例將由目前的2.7%增長到10%以上。
埃索高地有限公司是巴布亞新幾內亞液化天然氣(LNG)項目的運營商,巴布亞新幾內亞LNG項目是一個包括油氣生產和處理設施的一體化發展項目,擁有陸地和海上管道及LNG工廠設施。該項目中,埃克森美孚擁有股份41.5%,剩余股份由5家公司持有。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