沸沸揚揚的燃油附加費復征昨天突然有了進展。燃油附加費從11月14日(本周六)起復征,根據昨天國家發改委和中國民航局聯合下發的通知,民航國內航線旅客運輸燃油附加費與航空煤油將實行價格聯動機制。
航空公司有關人士和航空分析師認為,此舉將改變過去民航國內航線旅客運輸燃油附加征收標準“一刀切”的模式,這也給航空公司征收燃油附加費自主權。
征收時間由航空公司自定
根據昨天下發的《關于建立民航國內航線旅客運輸燃油附加與航空煤油價格聯動機制有關問題的通知》,現行統一規定燃油附加費收取標準,改為航空公司在聯動機制規定范圍內,自主確定是否收取燃油附加費,以及具體收取標準和出臺時間。
聯動機制延續了2005年8月以來國內航線收取燃油附加費的測算辦法:以國內航空煤油價格每噸4140元為基準油價。當國內航空煤油綜合采購成本低于基準油價時,停止收取燃油附加費;超出基準油價時,在航空公司自行消化部分成本增支因素的前提下,通過適當收取燃油附加費彌補。
燃油附加費征收的具體數額和征收時間由各航空公司決定,發改委和民航局則根據計算公式給出了征收的上下限。航空公司首先必須自行消化不少于20%的成本,然后才能適當收取燃油附加費。
燃油附加費以航線為單位、區分長短航線分兩檔定額計算。按照發改委提供的計算公式,不超過800公里時,將向旅客征收燃油附加費20元,超過800公里,征收50元。這一征收標準與去年降價后的價格相差無幾。
該辦法將暫時執行至2010年4月1日,之后燃油附加單位收取率由國家發改委、民航局根據相關參數的變化,逐年測算公布。
航運競爭將更加激烈
從年初的取消燃油附加費,到現在的航油價格的猛漲,復征傳聞由來已久。
自年初燃油附加費取消的時候,航空業內專家便有兩種聲音,其一是希望國內燃油附加費與國際油價聯動,但如此一來,變化將比較頻繁。昨天,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表示,對民航國內航線旅客運輸收取燃油附加費也能保持票價水平基本穩定。該人士表示,由于國內航線基準價和浮動幅度不宜頻繁變動,因而采取收取燃油附加費的方式應對油價波動。按照通知,燃油附加在旅客購票時與票價一并收取,燃油附加項目和標準在客票上單獨標示。旅客退票時,燃油附加費按實際收取金額退還旅客。
該人士認為,由不同航空公司在一定范圍內自行決定燃油附加費收取標準的決定,將使得航空公司擁有更大的定價自主權。聯動機制實行后,不同航空公司燃油附加收取標準可能出現一定差異,航空運輸市場競爭必將更加激烈。
國航董事會秘書黃斌認為,總的來說新機制對航空公司是利好,可以對沖航油成本,自主權放開后,可能會加大價格戰,“未來各航空公司的競爭將更加復雜化。”
票價未必上浮
據悉,14日零時起深航將在票面自動生成燃油附加費。卓創資訊分析師劉鋒表示,這已能夠轉嫁航油價格上調給航空公司帶來的成本壓力,并將使得航空公司略有盈余。中國民航管理干部學院教授鄒建軍則表示,畢竟旅客要綜合考慮出行成本。部分航線仍會出現“白菜價”機票。
但某航空公司相關人士說,由于面臨公路和高鐵競爭,國內機票整體價格未必會出現上浮,特別是800公里以下的短途航線。由于目前正處于航空運輸淡季,航空公司將會在某些航線對價格予以調整,特別是與高鐵重合的短途航線。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