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英國《勞氏日報》13日引述中國駐英大使館二等秘書宋大斌(譯音)在倫敦表示,中國將于2010年1月1日起禁止從事國際貿易的單殼油輪進入港口,作為提前淘汰單殼油輪的一項重要措施。經營石油貿易與油輪運輸的企業和商人必須及早關注該事。而全球估計有820艘老舊單殼油輪會受到影響,面臨被淘汰。
宋大斌表示,包括中國旗或外國旗的單殼油輪,將由2010年1月1日起被拒絕進入中國港口。他還向記者表示,只有從事中國沿海國內貿易的單殼油輪獲準許靠掛中國的港口。
國際海事組織(IMO)所制定的規則,原定是在2010年禁止單殼油輪營運。但條款允許油輪可以寬限期至2015年或船齡到25年為止,前提是必須符合港口國監控和審批條件評估下的營運方案。在過去18個月內,約有150艘老舊單殼油輪在廢鋼市場出售。
中國頭9月租25單殼船
該報認為,油輪已經在北美、歐洲港口被禁止進入,主要是根據1990年以來,單殼油輪引人注目的傷亡數字和污染海區造成生態環境的重大影響,而中東及亞洲地區的監管則相對地較寬松。
根據美國船舶經紀商Poten & Partners的數據顯示,今年頭9個月租賃油輪固定租賃的合同188份資料顯示,中國已經租用約20艘單殼油輪。在2007年時,這個單殼油輪曾經高達628艘。
由于固定租約規模量在縮小,印度、泰國及臺灣已超越韓國、中國大陸,在2009年成為全球最大單殼油輪噸位的進出國家與地區。
除了中國尚未正式向IMO透露其監管意圖,所有這些國家與地區都已向IMO報告了其對單殼油輪的基本態度。而韓國發生了“河北精神”號油輪在港口泄漏原油造成污染后,韓國的石油公司和海事官員曾暗示,他們將開始為淘汰單殼油輪制定一個比原定計劃要提前的措施。韓國石油公司在2009年只租用單殼油輪27艘,但截至目前為止,IMO還未知悉明年1月份韓國會否被拒絕單殼油輪進入港口。
五星旗單殼船剩59艘
2010年單殼油輪國際貿易有可能因上述的多種原因,出現運費與租金會有波動影響。以2009年來說,油輪市場租金基本上是處于低水平和相對地穩定狀態,經紀人辯稱,現貨租金使用單殼油輪因素早已被邊緣化。
據倫敦克拉克森的資料統計顯示,掛中國旗單殼油輪共有59艘,包括1艘VLCC,4艘蘇伊士型和兩艘阿芙拉型較大噸位,其他是小噸位油輪。
全球單殼油輪共828艘,每艘大部分介乎5250至10000載重噸之間。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