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文生說,在2005至2009年間,中國石化共投資110億元用于新建、整體改造煉油裝置,同時,投資64億元用于對企業原有相關煉油裝置的建設和改造。
174億的投資共建設7套S-zorb裝置、12套汽油加氫裝置、3套蠟油加氫裝置、6套MIP/FDFCC改造、6套苯抽提等措施,開發適合中國國情的清潔燃料技術;同時,采用自有技術,新建27套裝置,改擴建9套裝置。
中國石化目前擁有35家煉油企業,平均單廠規模已由2000年的390萬噸增至2008年的685萬噸,超過世界平均水平(653萬噸)。這些煉廠主要分布在東南沿海、長江中下游和華北等經濟最發達地區,初步形成了環渤海灣、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三大煉廠集群。
全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已明確提出,2010年二氧化硫排放量力爭比2009年再削減40萬噸。黃文生稱,按照2009年中國石化汽油產量3443萬噸計算,汽油硫含量從500ppm降低至150ppm,所有加中國石化汽油的車輛一年共減排24100噸二氧化硫。
如果按照2009年中國汽油表觀消費量為7194.8萬噸(國家統計局數據)計算,汽油硫含量從500ppm降低至150ppm,2009年共減排50364噸二氧化硫。
為了服務綠色世博,黃文生說,中國石化先后在上海高橋分公司建成投產了300萬噸/年柴油加氫、140萬噸/年加氫裂化和120萬噸/年催化汽油吸附脫硫(S-zorb)等裝置,使高橋分公司的汽柴油全面達到滬IV標準、部分滿足歐Ⅴ標準。
據中國石化上海石油分公司總經理楊棣介紹,在上海地區,中國石化自2009年11月1日開始全面供應“滬Ⅳ” 油品,未發現油品質量問題和供應脫銷現象。截止2010年5月共銷售“滬Ⅳ”油品193萬噸,減少硫排量2120噸。
2009年,中國石化在上海地區成品油銷售量526萬噸,年均增幅11%。目前,中國石化在上海共有加油站591座,占當地成品油銷售市場份額70%。
楊棣稱,世博會之前,中石化還投資2.8億元,對250多座加油站和3座油庫完成了油氣回收改造,還有160座加油站的改造項目正在推進。
據中國石化提供的數據顯示,去年該公司加工原油1.83億噸,同比增長6.7%;生產成品油1.137億噸,同比增長5.9%。
中國石化煉油事業部副主任陳堯煥表示,該公司2010年全年加工原油將達到2億噸左右,同比增長10%左右。
中國石化2009年底年原油加工能力達到2.28億噸。陳堯煥認為,這完全能滿足今年加工原油將達到2億噸左右的需要。近年來,中國石化原油加工量一直保持在10%的增長。
陳堯煥稱,中國石化煉油業務已達到自主知識產權技術水平。其中,海南800萬噸/年煉廠13套主要裝置中有12套采用了自主技術;青島1000萬噸/年煉廠17套主要裝置有12套采用自主技術。兩家煉廠整體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表明中國石化已經具備利用自有技術建設千萬噸級煉廠的能力。
不過,他說,近年內公司加工原油劣質化趨勢顯著,原油性質逐年變重,硫含量、酸值逐年上升。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