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化初步形成三大煉廠集群,鞏固了在下游煉化方面擁有一貫的優勢,近年來公司順應國家產業振興規劃的舉措,不斷增強大煉化項目的投入。
綜合媒體6月9日報道,中石化集團高管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目前中石化擁有35家煉油企業,主要分布在東南沿海、長江中下游和華北等中國經濟最發達地區,已初步形成了環渤海灣、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三大煉廠集群,煉化能力位居世界第三,僅次于??松梨诠竞蜌づ剖凸?。2009年底,中石化年煉化能力達到2.28億噸,平均單廠規模685萬噸,超過世界平均水平的653萬噸。其中,中國石化鎮海煉化以2,000萬噸的年加工能力排名世界第17位。
分析師表示,中石化在下游煉化方面擁有一貫的優勢,近年來公司順應國家產業振興規劃的舉措,不斷增強大煉化項目的投入。就在5月,中石化天津百萬噸乙烯千萬噸煉油項目正式投入商業運行。天津百萬噸乙烯千萬噸煉油項目是國內迄今為止最大的煉油乙烯一體化項目,項目主體建設投資268億元,加上配套工程達到340億元。同日,中石化天津原油商業儲備基地正式開工建設。天津大乙烯大煉油項目主要包括100萬噸乙烯、1,000萬噸煉油、熱電工程和區外工程四大部分,其核心的100萬噸乙烯工程由中石化集團公司與沙特基礎工業公司(SABIC)雙方按50:50股比合資經營,為國內規模最大的百萬噸乙烯單套裝置。據悉,該項目使天津石化煉油一次加工能力從550萬噸/年擴大至1,550萬噸/年,乙烯生產能力從20萬噸/年擴大至120萬噸/年,成為全國最大的乙烯生產企業和華北地區最大的煉油加工基地,每年可為社會提供高質量成品油587萬噸、乙烯等化工基礎原料320萬噸、高端合成樹脂和化纖150萬噸、液化氣等其他產品75萬噸。根據發改委下發的石化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到2011年中國原油加工量達到40,500萬噸,成品油、乙烯產量分別達到24,750萬噸、1,550萬噸;建成3-4個2,000萬噸級煉油、200萬噸級乙烯生產基地;抓緊組織實施好“十一五”規劃內在建的6套煉油、8套乙烯裝置重大項目,力爭2011年全部建成投產,全國形成20個千萬噸級煉油基地、11個百萬噸級乙烯基地。
中石化一季度業績大幅增長,得益于宏觀經濟明顯回暖,原油價格與化工產品價格雙雙上揚,使得公司上游以及化工業務板塊獲益。2010年第一季度,中國經濟進一步回升向好,在中國政府擴大內需和改善民生政策的拉動下,境內天然氣、成品油和化工產品需求實現了穩定增長。公司天然氣產量、原油加工量、境內成品油經銷量和乙烯產量均實現大幅度增長,實現了良好的生產經營業績。上游業務一直是中石化的短板,幾年來公司一直加大投入,開發上努力提高采收率和單井產量,克服暴雪和海冰等自然災害的影響,原油產量保持了穩定。精心組織川氣東送管道安全投運和平穩運行。一季度公司原油產量1,038.06萬噸,同比減少0.14%,天然氣產量27.94億立方米,同比增長40.97%。另外隨經濟的好轉以及原油價格的上升,公司生產的化工材料的提價能力比較強。中石化抓住時機加強產銷研結合,根據市場需求及時優化生產計劃和產品結構,保持化工裝置高負荷運行。報告期內,天津乙烯項目順利投產和運行。一季度公司乙烯和合成樹脂產量分別為202.80萬噸和291.67萬噸,同比分別增長36.29%和20.72%。不過由于一季度國際油價上行而國內成品油定價制度遲遲沒有跟進,中石化的煉油業務盈利能力不及09年最好的時期。盡管如此,國內對成品油的需求還是在穩步回升,促使公司的煉油裝置一直在高負荷運行,一季度中石化原油加工量4,950.41萬噸,同比增長20.42%。
之前披露的2009年業績顯示,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3,451億元,同比減少6.9%,凈利潤613億元,同比增長115.5%。2009年1-12月每股收益0.707元,每股凈資產4.350元,凈資產收益率17.25%。最新披露的披露2010年一季報,實現營業收入43,820,900萬元,同比增長92.62%,凈利潤1,576,800萬元,同比增長40.14%。2010年1-3月每股收益0.182元,每股凈資產4.531元,凈資產收益率4.10%。
截止6月9日收盤,中國石化報收在每股8.39元,上漲了0.23元/股,漲幅為2.82%。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