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深海油氣開發是指在300米以上水深海域進行的油氣開發。近十年來,人們新發現的探明儲量在1億噸以上的油氣田有60%—70%都在海上,其中一半以上又位于深海,所以說,深海油氣田的開發對于世界的能源安全而言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現在的深海石油開發技術還是比較成熟的,但在設計、勘察、作業等環節需要嚴格按照正常的程序來做。當然,如果在1000—2000米的海底發生了井噴事故,那么就目前國際技術水平而言,還沒有一個非常好的解決辦法。因此,深海油氣開發的長遠思路首先就是要嚴格遵守一系列的規章制度,做到防患于未然。萬一發生事故,也要有足夠的技術準備。只有如此,才能做到同時保證能源與環境安全。
就這次美國墨西哥灣漏油事件而言,從中可以汲取的教訓還是很多的。具體來說,要做到對事故的事前控制,首先應要求設計和施工單位以及員工嚴格按照要求開展工作,遵守操作規程,使所有人都有這樣一個認識:任何一個小的失誤都有可能引發毀滅性的事故。為此,所有海上油氣田、鉆井設計施工單位的全面自檢、自查工作要實現常態化。
其次,如果發生事故,就必須讓油氣田在海底就被徹底關閉,不發生跑漏的問題。就此,在海底設計可以關閉油井的防噴器是一個可行的辦法,就算鉆井平臺完全倒塌,這個防噴器也可以做到自動關閉,從而把事故控制在鉆井平臺上。
第三,建立全國性以及包括相鄰海域有關國家共同協作的防止溢油污染的應急搶救機制。以中海油為例,目前在沿中國海域已經建成7個溢油應急響應基地,加之上百個海上油氣田配備的防污染設施,已初步形成一個防止溢油污染的搶救體系。但這個體系還有進一步完善的空間,包括開展國際合作,和周邊的國家聯合起來建立共同的搶救體系。因為一旦發生大的溢油事故,很有可能造成國際性的污染。
第四,深海事故維修能力有待加強。深海維修技術要求非常高,目前世界上幾乎沒有一個國家、一家公司可以獨攬這方面的所有技術。在美國墨西哥灣漏油事件中我們看到,深海機器人在水下進行操作還比較困難,并受到種種條件的限制。理想的狀態應該是人和機器人配合起來共同在水下工作實現精確操作。但以現有技術水平,我們離這個目標尚有一段距離,潛水員現在只能潛到水下300—500米的地方,而只有潛水能力達到1500—2000米,才能保證深海維修順利進行。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
現在的深海石油開發技術還是比較成熟的,但在設計、勘察、作業等環節需要嚴格按照正常的程序來做。當然,如果在1000—2000米的海底發生了井噴事故,那么就目前國際技術水平而言,還沒有一個非常好的解決辦法。因此,深海油氣開發的長遠思路首先就是要嚴格遵守一系列的規章制度,做到防患于未然。萬一發生事故,也要有足夠的技術準備。只有如此,才能做到同時保證能源與環境安全。
就這次美國墨西哥灣漏油事件而言,從中可以汲取的教訓還是很多的。具體來說,要做到對事故的事前控制,首先應要求設計和施工單位以及員工嚴格按照要求開展工作,遵守操作規程,使所有人都有這樣一個認識:任何一個小的失誤都有可能引發毀滅性的事故。為此,所有海上油氣田、鉆井設計施工單位的全面自檢、自查工作要實現常態化。
其次,如果發生事故,就必須讓油氣田在海底就被徹底關閉,不發生跑漏的問題。就此,在海底設計可以關閉油井的防噴器是一個可行的辦法,就算鉆井平臺完全倒塌,這個防噴器也可以做到自動關閉,從而把事故控制在鉆井平臺上。
第三,建立全國性以及包括相鄰海域有關國家共同協作的防止溢油污染的應急搶救機制。以中海油為例,目前在沿中國海域已經建成7個溢油應急響應基地,加之上百個海上油氣田配備的防污染設施,已初步形成一個防止溢油污染的搶救體系。但這個體系還有進一步完善的空間,包括開展國際合作,和周邊的國家聯合起來建立共同的搶救體系。因為一旦發生大的溢油事故,很有可能造成國際性的污染。
第四,深海事故維修能力有待加強。深海維修技術要求非常高,目前世界上幾乎沒有一個國家、一家公司可以獨攬這方面的所有技術。在美國墨西哥灣漏油事件中我們看到,深海機器人在水下進行操作還比較困難,并受到種種條件的限制。理想的狀態應該是人和機器人配合起來共同在水下工作實現精確操作。但以現有技術水平,我們離這個目標尚有一段距離,潛水員現在只能潛到水下300—500米的地方,而只有潛水能力達到1500—2000米,才能保證深海維修順利進行。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