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5月25日至31日,中國沙特友好協會會長、前石油部長王濤率團訪問沙特。我榮幸地作為團員隨訪。這次訪問,雖然是一次帶有回訪性質的友好訪問,但在中國和沙特能源領域合作的發展史上卻具有跨時代意義。
眾所周知,沙特是石油王國,產量和蘊藏量均居世界前列。代表團出訪時正值中沙建交十周年,我國進口沙特石油量不斷增長。1990年建交時,雙邊貿易額僅為3億美元,我國進口沙特原油量不足沙特半日產量。2001年升至870萬噸,當年我國進口石油總量為6026萬噸,沙特占14.6%。
中國改革開放之后,國計民生各業興旺,油、氣需要量很大,沙特王室看中了這一點,決策同我國建立長期、穩定、戰略性的石油合作關系,中國在亞洲市場中也算其重中之重,特別是“9•11”事件之后更是如此。
其實,沙特對華開展能源合作,第一步始于1992年。當時和我國商談在青島合資建立煉油廠,沙特愿意提供大筆優惠資金注入,其急欲大規模地打開中國石油市場的意圖顯而易見。中國更愿意將兩國合作范圍應延伸至上游領域,但沙特似乎有意無意地避談中國進入沙特進行石油上游項目合作的問題。因此,兩國石油往來在一定程度上出現了某種“失衡”,形成了中國只能購油,而中國公司進入不了沙特石油上游開采領域的局面。
事實上,當時沙特遠未下定決心對中國開放上游“禁區”。其緣由部分出自對中國石油科技水平不夠了解,而更為重要的是,從上個世紀30年代以后,美國為首的西方石油公司就通過技術、設備、管理、銷售等領域,一條龍地把持沙特這塊豐產石油的地盤。尤其是上游產業,更是“針插不進”。在此背景下,打開中沙上游領域項目合作局面,很有必要,但難度亦大。
這次代表團友好回訪,任務明確:為兩國油氣項目合作進行直接的、坦誠的、講求實效的探討,爭取有所突破。王濤提出,首先要促進雙方了解,增加沙方對中國油氣工業發展,技術、設備水平的深層次認識。同時實地看看人家的油氣工業。記得王濤一再強調:“我們要盡力把這扇合作的大門打開,哪怕是打開一個門縫也好嘛。”
代表團陣容相當強大,有當時中石油集團的裝備技術服務公司總經理,管道、陸探、物探局和大慶石油管理局局長等,還有青島市計委副主任,青島煉油廠籌備處負責人。各路“諸侯”在王團長率領之下,開赴沙特,進行兩國油氣項目合作的“融冰之旅”。
沙特了解到代表團的性質,熱情友好地在利雅得、吉達、達曼三大城市接待,安排代表團會見王室要員和政府高官。會談重點突出,始終圍繞兩國石油合作主題。王濤作為中國前石油部長、世界石油理事會中國國家委員會主任、俄羅斯自然科學院外籍院士,身份很高,是中國石油界老前輩,沙方十分尊重。王濤學識淵博,待人直爽坦率,談話言簡意賅,個人魅力十足,深深打動和感染了沙方的朋友。
沙特王室核心人物、利雅得省長薩勒曼親王親自接見代表團。薩勒曼說,“沙特同中國合作的大門是敞開的,其中重要的是石油合作。中國經濟發展迅速,我們希望向中國出口更多的石油。兩國石油公司合作要互利互惠。”沙特石油大臣納伊米對王濤說,“我第一次去中國,談的就是在青島合資建立煉油廠。歡迎中國公司到沙特開發礦產,修建鐵路,中國公司肯定可以獲益。”王濤強調,兩國石油合作潛力很大,中國石油工業已經同國際接軌,技術不斷提高,希望在沙特開展技術合作業務。納伊米大臣回應說,我六次訪問中國,了解中國石油工業水平,兩國應該進行互補性合作,開展石油合作領域之外的項目。
中國代表團在三大城市廣泛接觸沙特工商界,了解到他們也期待石油合作帶動其他領域,包括私營企業。
代表團在石油城達曼訪問期間,同沙特石油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阿卜杜拉•朱瑪進行了專業性會談。記得王濤把代表團的“各路諸侯”一一向朱瑪介紹,告訴每位主管的業務范圍和在國內外業務、市場,特別介紹了中國石油工業發展的藍圖,說中國石油公司已經打開了海外石油上游業務,利用高科技勘探油田和氣田,鉆探和系統設備等水平已經達到國際一流。中國經過半個多世紀的油田開發,特別改革開放之后通過實踐,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我們是靠自己的技術找到油氣田,打出油氣的。現在,中國打破西方壟斷,打開了成套設備的海外市場,大慶油田是個典范。王濤還著重介紹中國同蘇丹建立了石油合作,走出了“少花錢,多辦事,講實效“的合作模式,受到亞非拉產油國的關注和普遍贊揚。
朱瑪對中國石油科技發展表示高興,說沙特同中國發展石油合作是沙特的既定方針。關于上游合作,強調沙特有自己的傳統方式,接受新方式需要有個過程。正像人們喜歡汽車,西方汽車和日本汽車各有特色,需要時間去了解和適應。王濤說,世界在變化,中國也在變化,經過雙方努力,項目合作一定會打開局面。
會談之后,朱瑪熱情邀請代表團參觀總公司各個部門和先進的油田指揮、調度設備等。團員看到油氣生產具有如此規模和高科技水平,無不贊嘆沙特公司不愧是世界頂級石油企業。
這是一次增進相互了解,推動雙方進行廣泛項目合作的訪問,起到了“拋磚引玉”的作用。時隔十年,中沙關系又有了長足發展,兩國領導人頻繁互訪,阿卜杜拉國王訪華,胡錦濤主席兩次出訪沙特,習近平副主席出席了在沙特吉達召開的國際能源會議。2008年,我國進口沙特原油高達3636.8萬噸,2009年增加至4185萬噸,增長幅度驚人。
令人可喜的是,中石化在沙特開展了油氣上游開發項目,中標魯卜哈利天然氣、延布聚烯•項目工程服務、拉格比煉油廠、哈維拉天然氣處理、環氧乙烷/乙二醇等各大項目。沙特增加在華投資,如天津乙烯衍生物項目。目前有九十家中資企業在沙特經營業務。
石油合作的大發展,確實極大地帶動了兩國經貿文教等各領域的合作。回想十年前王濤率團訪問沙特,為中國石油企業“走出去”,做好國內外兩個市場大文章,與沙特進行石油上游項目合作做出了巨大貢獻,這一貢獻具有歷史意義。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