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輸油管起火污染50平米公里海面
昨天上午,大連新港保稅油庫輸油管線火災已基本被撲滅,所有閥門已經全部關閉。記者了解到,7月16日18時20分左右,大連新港至中石油大連保稅油庫輸油管線在油輪卸油作業時發生閃爆,造成管線內原油泄漏發生火災,引發管廊道管線爆裂,火勢順排污渠蔓延,少量原油和污水流入海域。
據悉,火災發生的15個小時內現場發生了至少6次爆炸,2000多名消防官兵連夜奮戰,經遼寧省、大連市和中石油全力搶險,目前現場大火已被撲滅,沒有人員傷亡報告。由于庫區污水排海閥門已被關閉,沒有新的油污進入海域,進入港口相鄰海面的油污被攔在圍油欄內。
中石油方面表示,事故發生后,該公司立即組織搶險工作。中石油立即成立現場搶險指揮部,配合地方政府全力組織搶險滅火;中石油集團領導和有關專家緊急趕赴現場;同時調集消防、海上救援力量和物資支援現場;并采取一切措施防止次生事故發生。此外,加強空氣和海洋環境監測。
據悉,事故是由于利比里亞籍油輪在卸油過程中,發生不當操作引發爆炸。目前尚無人員傷亡報告。盡管目前火勢已被基本撲滅,所有儲油罐閥門已被關閉,但有關氣體污染和對于海上環境污染的問題尚需進一步研究和監測。
現場目擊
“剛爆炸時我還以為發生了地震”
新華社電(記者 馮雷 蔡擁軍)“當時我聽到一聲巨響,感覺像被人推了一把,還以為發生了地震。”17日16時左右,在大連新港輸油管道爆炸起火發生22小時后,站在單位的操場上,大連邊防檢查站新港分站政委陳志剛回憶說。
爆炸起火點就位于他所在的位置正前方200多米處。檢查站的操場上落滿了污泥和油漬,一條白色的小狗渾身沾滿黑色油污正跑來跑去。
檢查站正常辦公已經停止,全體76名官兵大部分被緊急撤離這個危險區域,留下包括陳志剛在內的4個人進行前線觀察。
“昨天傍晚爆炸起火時我正在操場上散步,聽到巨響后回頭一看,不遠處的輸油管線瞬間冒起濃煙,由白到黑,逐漸濃烈,火勢也起來了。當時我們馬上撥打報警電話,3分鐘內消防車就趕到現場開始救火。”
記者順著他的手勢望去,事故發生地點仍在冒著濃煙,但已看不到明火,近百輛消防車正輪番上陣或待命。
“爆炸發生10分鐘后,爆炸地點升騰起幾米高的火柱,火光幾乎映亮了整個30萬噸原油碼頭。16日深夜,這里油煙遮擋了大半邊天,到17日上午油煙的濃度開始下降。”陳志剛說。
最新進展
火勢基本撲滅 濃煙仍在
新華社電(記者 蔡擁軍 馮雷)大連新港輸油管道爆炸現場火勢基本撲滅,截至17日22時記者發稿時,現場已見不到明火,但仍有濃煙不斷冒出。
記者下午在現場看到,一個儲油罐和一處輸油管道仍在冒出濃煙,現場有消防人員在對附近罐體實施冷卻,緊張氣氛已緩和了許多,一夜未眠的消防官兵在現場得到控制后,疲憊地躺在草地上休息,小部分消防車輛已經開始撤離。據介紹,這次撲救工作調集了遼寧全省14個市和4個企業消防隊338輛消防車參與,2000多名消防官兵連夜奮戰。
據現場的消防部隊人員介紹,消防官兵到達現場后,發現該油庫罐區一條直徑900毫米輸油管線著火,烤爆臨近的一條直徑700毫米輸油管線,致原油泄漏,并形成地面流淌火,威脅鄰近油罐安全。消防官兵按照“先控制、后消滅”的戰術原則,派出攻堅組深入罐區關閉泄漏主管線閥門,利用水泥和沙土圍堵外溢原油;同時設置多個移動水炮和車載水炮對受威脅罐體進行冷卻抑爆;采取泡沫噴射、沙土覆蓋等措施對著火管線和地面流淌火進行壓制和消滅。據央視報道,在昨天中午的時候,大連新港中石油的輸油管道又出現讓人揪心的小插曲,0.7米的管線出現了殘火復燃。消防官兵再次進行了泡沫滅火,最終在下午將大火撲滅。
事故造成大連新港油罐儲存碼頭自行維護的4條6.3千伏線路故障停電,導致多個油罐的閥門無法正常關閉,由于人工關閉一個閥門需要3個小時,而用電關閉一個閥門只需要3分鐘時間,大連供電公司第一時間派遣兩輛發電車趕赴現場救援,剩余的7個油罐的閥門得以及時關閉。
根據火災發展情況,公安部消防局迅速調集天津、河北、吉林、黑龍江公安消防總隊的400余噸泡沫滅火劑分別從陸路和空中調往現場。經消防官兵15個小時的艱苦奮戰,至17日9時25分,火勢得到全面控制。10時許,大火被撲滅,目前正對殘火進行清理。
事故現場一直彌漫著令人不舒服的氣味,這次爆炸事故對環境的具體影響尚在評估之中。16日晚到17日凌晨,救援現場還受到了一次“黑雨”洗禮,消防人員的衣服上、在場車輛的表面都蒙上了一層黑色;而在海上,由于部分原油泄漏進入近海,附近海域肉眼可見原油的痕跡,甚至能夠見到黑色的浪花。事故現場近處并無居住區,稍遠一些地方的少量人員此前已經被有關方面疏散。目前應對環境影響的工作已經開始。
據大連市政府有關人員介紹,下一步將繼續對現場附近罐體實施冷卻,繼續協調各方力量做好隱患排除,總結經驗教訓,確保安全生產。
善后措施
大連全面展開海上清污
新華社電(傅興宇 李冰)大連新港輸油管線爆炸起火事故,至少已造成附近海域50平方公里的海面污染,海上清污工作17日全面展開。
記者乘船在污染海域看到,輸油管線爆炸不僅造成了附近地區空氣污染,而且有一定數量的原油流入大海,被海風吹起的海浪都呈現明顯的黑褐色,被污染海域一眼望不到邊。
截至17日17時,遼寧海事局近百名海事工作人員已經在溢油水域布設圍油欄約7000米。由海事部門組織的近20艘清污船舶,正在對海上的油污開展清除作業,包括遼寧海事局的海巡028、海巡021等四艘巡邏船,一直在事發水域監控油污和布設圍油欄。
事故發生后,大連海事局船舶交管中心還在污染海域組織和監控300余艘船舶的航行,并在北緯38度50分開辟安全水域,組織進港船舶臨時下錨,保障轄區船舶的安全。在交通部的組織協調下,從河北、山東、天津等地緊急調集的2000多米圍油欄和大量吸油氈、消油劑等清污物資,也陸續運抵污染現場并投入使用。
新聞背景
作為我國重要的原油出口基地,大連保稅區油庫現有6座10萬立方米儲罐,配有外輸泵房、計量間以及電力自控等配套系統,庫區內設置獨立消防給水環狀管網,油罐采用固定式噴淋系統和固定式泡沫滅火系統。
事件回放
7月16日18時許,大連新港附近中石油的一條輸油管道發生爆炸起火。起火管道為直徑900毫米的原油儲罐陸地輸油管線,后引起700毫米管線起火。大連市政府17日10時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大連新港輸油管道爆炸現場儲油罐的所有閥門全部關閉,經過各方面全力撲救,火勢基本撲滅,事故未造成人員傷亡。
協同救援
空軍運-8飛機支援搶險
新華社電(張玉清 李開強)大連新港輸油管線發生爆炸后,空軍緊急派出兩架運-8飛機空運消防物資支援搶險。
17日零時40分,兩架運-8飛機分別從沈陽某機場和遼南某機場緊急起飛。從沈陽起飛的飛機運送消防物資直飛大連,從遼南起飛的飛機先到沈陽,2時9分,裝載完消防物資后立即飛赴大連。
目前,還有1架運-8飛機正在沈陽某軍用機場裝載10噸物資,裝載完畢后,將立即飛往大連。空軍還在沈陽某軍用機場安排了待命的運輸機,準備隨時投入搶險空運。
截至記者發稿時,空軍已向大連空運滅火劑等消防物資17.8噸、搶險救災人員8名。
國航運送滅火物資
記者從國航了解到,昨天9時許,國航急調一架B747-400貨機運送100噸滅火物資前往大連,支援中石油大連大孤山新港碼頭儲油罐輸油管線爆炸事故搶險。由于火勢已被基本撲滅,上午10時半左右,國航飛機已得到指令,中途返回北京。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