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受大連油管爆炸事故及封港影響,大連周邊地區的煉油廠的成品油出口已全面暫停,部分煉油廠7月原油加工量出現削減。
7月19日,中國船舶燃料有限責任公司大連分公司業務部有關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表示,目前,該公司的船供油業務部門受到影響,因需要向大連海事局審批,不過,該人士表示,雖然,船供油緊張但是不會因此漲價。
船供油業務受限
據中燃大連辦公室有關人士稱,原油泄露造成新港整個地區已經被戒嚴,船只不能進入,因此,不允許任何油品進出和相關操作,內貿和保稅船供全面受到影響。
而當地一位貿易商也表示,“相關政府部門還未通知具體解除地區禁令的時間,估計起碼需要2周時間”。
目前,中石化中海大連公司和大連中燃公司的油庫都位于大連新港,其中還包括兩者的保稅油庫。據悉,目前大連灣等不受事故污染的海域尚可以進行正常船加油作業。
由于保稅船供業務需要專有的保稅監管船來運輸資源,此次大連中燃從青島等地轉運保稅油資源,除了涉及保稅油轉關之外,運輸船只可能臨時征用船只(中燃自有保稅加油船只噸位不足),然后采取海關人員登船監管的方式。
中燃大連人士說,船供油價格不會漲,不過,民營加油商是否漲價不好說,估計不會大幅度漲價,但可能價格優惠幅度降小。
原油加工削減
不過,大連新港目前主要出口來自大連西太平洋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的成品油。據大連西太相關人士表示,目前已經全面暫停7月份的成品油出口;具體恢復出口時間,尚待確定。
如果封港時間受各種因素影響而拉長,相關煉廠中下旬出口成品油的計劃,料將推遲到8月份,屆時8月份出口量可能被小幅放大。
大連西太月初計劃7月份出口約20多萬噸成品油,計劃出口7船3~4萬噸的成品油,其中可能2~3船受到此次港口事故影響。
隨著出口的下降,該公司也原油加工能力也有所下降。據息旺能源提供的數據,目前大連西太已經將加工負荷降低至1.9萬噸/天(約14萬桶/天),較事故前降低約20%。
煉廠人士表示,依靠大連新港進口原油的另一家核心煉廠2050萬噸/年的大連石化目前原油供應仍然正常。但成品油下海可能受阻。另外周邊的錦州、錦西等煉廠較少通過大連港口中轉原油,未受到直接影響。
大連新港現擁有兩個30萬噸級原油碼頭。海關數據顯示,大連港為中國第二大原油進口港,若封港10天可能影響近100萬噸的進口原油中轉。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