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3日,王海被石油三廠任命為分子篩車間副主任,同時任王海班榮譽班長。王海離開后,這個班組怎么辦?是流于平庸還是延續輝煌,這是王海班全體成員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
“作為王海班的班長,我感到壓力非常大,但我會把這種壓力轉變成工作的動力,把王海班的各項工作做好。”現任王海班的班長王巨川談起內心的感受時,眼中滿是激動的神情。
“王師傅雖然離我遠了一點兒,但我們要做得比王師傅在的時候更努力!”這是王海班所有成員的共同心聲。
于是,發揚王海精神的接力活動在王海班開始了……大學生項洪濤剛剛來到王海班,就經歷了周小考、月大考、輪崗培訓這些班組必修課,而且樣樣優秀;31歲的張宇在王海班一年半的時間里,已輪換了300單元外操,100單元、200單元內操和300單元內操等數個崗位。通過這種訓練,班組成員全面發展,其中3人勝任11個崗位的全能操作,8人具備一人三崗技能。10年間這個班相繼調出55人,絕大多數成為技術骨干。
即使面對突發情況,員工毫不慌亂,處理得井然有序。去年10月26日18時, 剛剛擦黑的天空被突如其來的烏云遮蔽,緊接著就是狂風卷著暴雨、驚雷連著閃電,暴雨和閃電導致裝置突然停電。員工在當班班長王巨川的帶領下,沉著應對,緊急啟動操作預案,短短20分鐘,就使裝置恢復正常。
變革中超越
在變革中超越是王海班的工作準則。為了找到裝置低運行成本與高創效能力和高平穩率的黃金結合點,王海班對每個班次、每個崗位的生產情況分別進行詳細記錄分析,還將海爾集團的“日清日結”工作法帶到企業中,轉化為“班清班結”和“崗清崗結”,即針對原料、產品、燃料油、蒸汽、電儀表風、氮氣、瓦斯等16項生產指標進行解剖式分析,準確地找出生產中的薄弱環節,并以此為據制定出下一班次時每個崗位的操作控制方案,要求每個崗位都做到“單兵優勝”,從而在班班優勝的基礎上,進一步實現崗崗優勝,實現王海班組自身的變革與超越。這個班組在車間成本核算中,始終排在兩套分子篩裝置10個班組中第一的位置。
今年年初以來,王海班已累計實現利潤4283.4萬元,不僅明顯好于去年同期,還帶動所在裝置創造利潤位居全廠之首。
實現新目標
如今,隨著國家對科學發展、構建和諧企業日益重視,王海班也將低碳經濟、綠色發展、節能減排等新理念作為班組下一階段工作重點。員工把學習轉化為實際行動,用新理念指導班組生產、管理,讓王海班更先進,讓王海班更響亮。
采訪中,記者看到分子篩車間的操作室墻上懸掛著《安全環保承諾書》,上面整齊地寫著王海班全體成員的姓名。這是他們對企業鞏固大安全格局,實現安全生產、清潔生產做出的莊嚴承諾。針對今年上半年兩會、世博和節假日較多的特殊時期,他們嚴格執行集團公司重要時期升級管理的相關要求。王海班的每名成員自發做到每班提前半個小時到崗,進行認真檢查。在今年分子篩二套裝置的拔頭塔檢修過程中,王海班成員與施工人員一道,進入拔頭塔內對淤積油泥進行徹底清理,使塔底熱油量由檢修之前的每小時300噸下降為檢修后的每小時90噸,節能率高達70%。
“下一步,我們要做到合理利用能源,實現消耗最小、成本最低、污染最少、效益最大。”在與王海班員工的交談中,可以明顯感覺到,新理念已經深入員工心中,落實新理念已成為員工的自覺行動。
開展清潔生產知識培訓,員工將清潔生產理念落實到日常操作的每個環節。王海班注重從源頭上消除現場“低標準”,提出“杜絕在整改低標準過程中再造低標準”的口號。
針對能耗方面存在的問題,員工細觀察、勤研究,今年上半年提出在滿足產品冷卻溫度的前提下,控制循環水流量,停用水冷器,杜絕長流水,減少水流失;在保證生產質量前提下,減少塔回流,減少空冷負荷;加強對回流罐平穩操作,減少氮氣消耗;加熱爐熱空氣換熱后混兌冷空氣的方法,控制排煙溫度等7項合理化建議,同比節能316萬元,保證上半年動力指標全面完成。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