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端天氣在使當地居民苦不堪言的同時,也在考驗著中國石油海外項目的應急防御能力。不論是在洪水泛濫的巴基斯坦,還是在山火肆虐的俄羅斯,不論是在低溫橫行的秘魯,還是在飽受熱浪侵襲的伊拉克,為國找油的中國石油人正面臨著各種各樣的挑戰。
作為綜合性國際能源公司,中國石油一直把應急管理工作作為工作重點常抓不懈,按照“一個中心、兩個機構”的組織模式,逐級建立應急管理組織體系,初步形成了“統一領導、分工負責、部門聯動”的應急管理工作格局。目前已經形成了以專職消防隊、危險化學品、油氣長輸管道、井噴失控和海上應急救援五個應急救援基地為主體的專業應急救援響應力量,應急能力建設取得了長足發展。
盡管如此,中國石油海外項目的應急能力還是相對顯得薄弱。由于大部分海外項目地處偏遠且地域分散,社會依托差、人員少,面臨的主要風險也不盡相同,因此對于海外項目來說組建專門的應急救援隊伍存在一定難度,如何應對突發狀況,海外項目需要探出一條“新路”。
目前全球極端天氣增多,極端天氣導致事故頻發,雖然是偶然現象但還是應該引起海外項目與人員的高度重視。很多項目更多的關心生產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風險,對于自然災害的防范意識不強,特別是對于洪水、地震、火災等破壞性極大的風險防范重視度不夠,因此極端天氣對于海外項目的安全工作是一個不小的考驗。
細節決定成敗。在保障正常生產的同時,海外項目更要注意增強應對突發災害的能力,建立起一整套應急管理組織體系,并在此基礎上加大培訓力度,提高項目每一名員工的應急處置能力。從而達到在出現災害時,項目能首先依靠自己的力量保障人員安全,減少項目損失的能力。
每一個海外項目都應該成為一支可以有所作為的應急救援隊伍,只有這樣,在面對各種災害時,海外項目才能反應更加迅速,決策更加科學,處置更加有效,讓祖國和家人放心。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