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國際原油價格下跌影響,國內燃料油價格也小幅走低。上交所燃料油期貨23日持續走跌,主力合約小幅高開,盤中震蕩走低,主力FU1011合約開盤4,451元/噸,收盤4,399元/噸,較上一交易日結算價下跌85元。燃料油交易量依然較少,市場低迷,需求不振。
中投顧問能源行業研究員周修杰指出,油品消費即將進入階段性淡季,并且燃料油消費市場也在不斷萎縮、調整。受價格壓力影響,部分燃料油市場被價格更加低廉的產品代替,從而致使燃料油市場需求量不斷減少,市場氛圍不活躍。
燃料油除了被地煉企業用作原料加工成品油外,更主要的是用作燃油機組發電,以廣東地區的燃油機組數量最為集中。但是,長期以來,受燃料油價格過高拖累,燃油電廠普遍處于虧損狀態,幾乎沒有盈利。為了改變這一現狀,燃油機組紛紛改用價格更低的天然氣為燃料。例如深南電旗下的燃油機組發電廠大多改用了中海油的“卡氣”,廣東地區用燃料油發電的廠家也只剩下了3家,這就大大減少了燃料油的需求量。
高溫天氣即將退去,全國范圍內的用電高峰暫時得到緩解,用電量將開始減少,這也減少了燃油機組發電的需求。陶瓷、玻璃廠的燃料受價格壓力影響,正被更低廉的水煤漿、石油焦替代,進一步削減了燃料油的需求。
另外,今年6月中石化成立了全國性的燃料油銷售公司,下設7家分公司和1家全資子公司,對天津、山東、廣東、浙江、福建等七省市燃料油實行統購統銷,進一步強化了在燃料油市場的價格話語權。同時,山東國稅局于7月1日起開始強化對燃料油消費稅的管理,這就增加了山東地煉企業的生產成本,使其產品失去了部分競爭優勢。在燃料油價格優勢不再明顯的情況下,其需求也將受到一定程度抑制。
中投顧問發布的《2010-2015年中國燃料油市場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指出,燃料油是原油加工過程中的副產品,產品附加值較低,是高耗能、高污染產品。因此,受國家節能減排、降耗、淘汰落后產能政策的影響,燃料油消費也將受到相當程度的影響。
中投顧問能源行業研究員宛學智表示,根據目前的形勢來看,下半年國內燃料油消費市場仍然不甚明朗,不宜作過高估計。同時,隨著天然氣的大規模使用,燃料油市場結構調整步伐明顯,市場及產業集中化趨勢加強,燃料油市場話語權正逐漸被收攏,這或將對燃料油后續市場的發展產生較大影響。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