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去年中期業績漲跌互現的情況不同,三大油企今年上半年的業績全線飄紅。中海油(00883.HK)、中石化(600028.SH)和中石油(601857.SH)的業績增長顯著,其中中海油的凈利潤翻了一番,中石油大幅增長近30%,中石化則小幅增長6.7%。國內其他油氣化工企業可謂“幾家歡喜幾家愁”,此時三大巨頭的業績顯得格外突出。“一體化的油氣公司比純石化類公司抗風險能力更強。”一位分析人士表示,三大巨頭的一體化和海外布局顯然是業績全線飄紅的主要因素。
上游價格成利潤關鍵
“由于去年同期的基數比較低,因此半年報同比增幅都比較大。”一位分析師表示。據了解,今上半年國際油價大致在70美元/桶至90美元/桶的區間內運行,Brent、WTI和Dubai半年度均價分別為77.7美元/桶、78.3美元/桶和76.9美元/桶。去年同期三者的均價大致為50多美元/桶。這使上游油氣產銷量成為油企上半年業績的關鍵。
“與國際油價走勢基本一致,公司上半年平均實現油價同比增長55.2%,達76.59美元/桶。”中海油如是說。中石油平均實現原油價格為72.4美元/桶,同比增長超過70%,而整個上游勘探和生產環節的利潤增長高達94.9%,支撐了整體業績。
油價上漲加大了上游利潤,但壓縮了煉油利潤。由于去年國際油價低迷,石油公司煉油業務盈利可觀,而今年上半年出現大幅下降,尤其是對中下游業務依賴較大的中石化,其煉油板塊經營收益同比下降71%,中石油則下降了68%。
由于上半年中石化約80%的加工原油來自進口,其中上游產品的營業額僅占該公司營業額及其他經營收入的1.5%,而中石油原油七成來自于自供,一體化程度較高。因此,在整體利潤體現上,煉油板塊對中石化業績的影響遠高于中石油。
油價波動區間令油企滿意
“中石油和中石化的煉油盈利下滑主要是由于國際原油價格同比上漲幅度大于國內成品油價格漲幅”。雖然一些分析人士指責煉油業務盈利下滑的原因是國內成品油價格漲幅不夠,但就擁有全產業鏈的公司整體收益而言,上半年國際油價的波動區間顯然令他們感到滿意。
科威特石油大臣薩巴赫近日高調表示,目前國際油價令他們感到滿意。中石油董事長蔣潔敏也曾公開表示,希望國際油價能在70美元/桶至80美元/桶的區間波動。
“目前的價格波動區間既可以保證上游油氣生產業務的利潤,又可以保證中下游煉油和銷售業務的利潤,對于占據全產業鏈的油氣公司來說,這顯然有很大優勢。”一位分析人士表示。
受去年油價跳水的影響,三大石油商自去年以來明顯加快了全產業鏈和海外布局。中石化今年上半年的勘探和開采支出占公司資本支出的近一半。
海外拓展加速上游布局
“上半年,公司油氣產量的增長主要來自于2009年和今年上半年新投產項目。截至目前,公司已有6個新項目宣布成功投產,其中4個發生在上半年”。中海油的半年報稱,除了加強現有的上游業務在海外布局外,在中下游業務方面,該公司也在推進國內的煉廠和加油站布局。
中石油強調,其海外拓展進一步加強,效果十分明顯。該公司上半年海外業務實現油氣凈產量5520萬桶油當量,比去年同期增長8.3%,占公司總產量的8.9%。
“雖然國內原油的對外依存度無法改變,但這種方式顯然有利于國內掌握主動。”能源專家韓學功教授表示,在國內原油對外依存度不斷加大的背景下,三大石油商加大上游布局并“出海”找油,不僅可以加速一體化,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能保證國內石油供應安全。
“三大石油企業‘走出去’的戰略很有針對性。中海油這些年的擴張路徑主要集中在深海勘探和生產上。”韓學功表示,國內石油企業“走出去”經歷了多個階段,全球化顯然是必要的。早在2008年年底,中石油的海外原油權益產量就相當于一個勝利油田,估計目前其海外業務占總業務的三分之一左右。
全產業鏈抗油價波動
“布局全產業鏈是國際能源巨頭的通行做法,目前國際幾大石油商的核心業務均包括四個方面:勘探生產、煉油銷售、石油化工和化工。”韓學功表示,全產業鏈帶來的抵御油價波動和抗風險能力的效果顯著。與三大石油巨頭上半年通過上下游整體收益平衡與互補相比,國內其他油企的收益波動顯得十分無奈。
以上半年剛剛轉型的遼通化工(000059)為例,由于承接了兵器集團的下游煉化一體化項目,該公司此前一直被市場看好,但其上半年的凈利潤低于市場預期,原因是成品油和天然氣價格波動對該公司化工產品的影響較大。受此影響,一些機構報告將該公司全年凈利潤預期下調48%。
申銀萬國分析師表示,根據上半年的油價波動區間,此前業內就普遍判斷,布局全產業鏈的油氣公司比純石化類公司抗風險能力更強一些,目前來看是對的。
“全產業鏈無疑為企業業績的提升帶來了更好的支撐,產業鏈布局影響還是很大的。”韓學功表示,由于這個行業存在高投入、高收益、高風險、高技術和長周期的特點,中小企業產業鏈布局如果不足,則抵御波動風險的能力自然不足。
“考慮到全球經濟增速可能下滑,預計下半年原油均價將會走低”。對于國際原油后市價格,目前市場分歧較大,不少分析機構均不看好今年三、四季度的走勢。但同時也存在新的經濟刺激政策出臺的預期,這使樂觀的聲音越來越大。薩巴赫預計,國際原油價格在今年第四季度將快速上漲。在此背景下,中小能源企業遭遇的考驗顯然還會繼續。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