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中國石化相關高層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表示,如果川氣東送達到設計的生產能力,將為中國石化帶來近200億元的銷售收入,最快需要9年時間收回投資成本。
據悉,川氣東送工程管道總長2170公里,其中干線全長1635公里,西起四川普光氣田,東連長三角地區,干支線輻射70多個城市,跨越四川、重慶、湖北、江西、安徽、江蘇、浙江、上海8省市。于2007年8月31日開工建設的川氣東送工程設計年供氣120億立方米,相當于2009年我國天然氣消費量的1/7。中國石化新聞發言人黃文生昨天稱,按照國家發改委確定的國產陸上天然氣出廠基準價格1.51元每立方米價格計算,中國石化將因此增收180億元左右。
另外,由于該工程附建化工廠每年可生產部分硫磺,按當前市場價8元/噸的價格計算,能為中國石化的營收貢獻20億元。因此,這一工程整體將為中國石化帶來近200億元的收入。
據不完全統計,川氣東送工程投入商業運營,將直接拉動沿線城市基礎管網和天然氣項目投資約460億元。
不過,中國石化發展計劃部副主任劉巖坦言,項目剛投產,氣田投資成本高,而普光氣田出產天然氣的收益率在同類氣田中相比較低,基本在基準收益率附近,沒有特別大的利潤空間。
“管道建設需要10年的時間收回成本,而氣體開發投資成本也需要9~10年收回。”劉巖說。
截至8月29日,川氣東送工程已累計外輸凈化天然氣21.2億立方米。中國石化集團副總經理、川氣東送總指揮曹耀峰表示,公司目前已于沿線多省市成立了省級天然氣管網公司,初步建立了銷售網絡,并與16家用戶簽訂了銷售及運輸合同。
該工程副指揮長王春江稱,川氣東送工程今年的產量目標是40億立方米。針對下游用戶用氣量尚未達到發改委下達的用氣指標,王春江說,主要原因是下游認為價格偏高,用氣量的增長需要一個過程,估計“十二五”期間能達到120億立方米的產能。
目前,中國石化還投資30億元在沿線興建兩個儲氣庫。以后,川氣東送還將與中石油的西氣東輸貫通,相互支援。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