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10日,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下發了《關于加強全員績效考核工作的指導意見》和《高級管理人員經濟增加值考核辦法》兩份文件。深化內部管理機制的改革仍在繼續。
新千年伊始,經過數次重組改革洗禮的中國石油站在了歷史的新起點。2000年4月6日、7日,中國石油股票相繼在香港、紐約成功上市。面對世界的目光,中國石油將交出怎樣的答卷?
按照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中國石油從一個計劃經濟色彩濃重的國企老大,勇蹈國際石油市場。石油工業脫胎換骨的變化,帶來了中國石油思維方式、管理體制的變革,帶來了企業制度的創新、經營機制的轉換。
兩個任期下來,中國石油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整合總部機關,理順部門職能,加強集中統一管理,增強了統籌優化配置資源的能力。兩級行政、三級業務管理架構的設計,集約化、專業化、一體化的體制格局基本形成。
隨著業務發展,增設海外勘探開發、工程技術、工程建設、裝備制造四個專業分公司,組建五個鉆探工程公司,重組裝備制造、工程設計、建設施工和煉化檢維修等業務,專業化管理體系逐步完善。
整合油田、煉化企業上市與未上市業務,基本理順管理關系。
調整完善運營管理體制,組建海外地區公司,形成以省級公司為主體的成品油銷售運營格局。
化工銷售、天然氣銷售及管道、城市燃氣等業務運營體制進一步優化,跨企業礦區業務整合不斷推進。
通過資產并購和內部整合,財務公司、銀行、信托、保險、租賃等金融業務健康發展,服務支持作用進一步發揮。
厚積而薄發。通過10年的努力,中國石油奮力拼搏,帶給中國豐碩的成果。
10年來,中國石油的油氣主營業務持續發展,業務結構不斷完善。國內油氣勘探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儲量進入新的增長高峰期。
10年來,中國石油累計新增探明石油地質儲量56.5億噸、天然氣地質儲量3.8萬億立方米,資源基礎進一步夯實。
10年來,原油生產商品量保持在1億噸以上,逐年遞升;天然氣產量連續7年保持兩位數以上快速增長,逐步改變著中國人的能源消費觀念。
10年來,煉化大型項目建設和結構調整成效顯著,形成了5個千萬噸級煉油、3個百萬噸級乙烯基地和一批特色煉化企業,關閉了7座小型煉廠和170多套高耗低效裝置。
10年來,西氣東輸等27條原油、成品油、天然氣長輸管道相繼建成投運,四大油氣戰略通道建設取得重大進展,石油儲備庫及LNG項目建設有序展開,覆蓋全國的油氣骨干管網和多元化供應保障體系正在形成。
10年來,銷售業務實現持續穩定發展,營銷網絡快速拓展,成品油及化工產品銷量達到8875萬噸和1554萬噸,分別增長88.1%和54.8%。
10年來,工程技術、工程建設和裝備制造業務技術和管理水平不斷提高,特色優勢更加明顯,服務保障能力和市場競爭力進一步增強。
10年來,中國石油產煉銷業務結構明顯改善,石油生產公司與工程技術服務及后勤保障業務相互配套、相互促進的格局進一步完善,整體協調發展的局面已經基本形成。
10年來,中國石油走出去成效卓著,國際化水平不斷提高,邁向國際能源公司的步伐不斷加大。海外油氣投資成為中國石油發展最快、成果最多、業績突出的業務之一;對外合作新項目開發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油氣作業產量分別達到6962萬噸和82億立方米,并形成一定規模的管輸和煉化能力。
數字和對比能夠最簡潔地說明一切。與10年前相比,中國石油2009年國內外油氣當量產量達到2.34億噸,增長88%;國內原油一次加工能力超過1.4億噸,增長32%;乙烯生產能力371萬噸,增長1.5倍;運營油氣管道總里程近5萬公里,增長1.3倍;擁有加油站1.8萬座,增長1.7倍。
中國石油作為國內最大油氣生產和供應企業的地位得到鞏固和增強。目前的原油產量占到了全國的60%左右,天然氣產量占到了全國的80%左右,原油加工量、成品油銷售量均占到了全國的40%左右;物探、鉆井、管道及地面工程建設市場占有率保持國內第一,在世界也居領先地位。
百萬員工的無私拼搏,使中國石油跨入了世界石油大公司的先進行列。統籌利用兩種資源、兩個市場,中國石油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能力顯著增強。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