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CCI行賄案曾曝中國石油行賄細節
2009年8月,美國司法部網站通報了CCI公司行賄案及相關涉嫌企業名單。中石油、中海油、大唐電力等9家中國企業出現在涉嫌企業名單中。
美國司法部還公布了關于CCI行賄案系列文件,其中包括CCI對中國企業每筆行賄細節,用“五花八門”來形容絕不為過。根據這些文件,美國CCI相關人員在給這些受賄人支付款項時,采取了現金、銀行轉賬,回扣、學費、旅游等方式。
突出案例
中石油員工兩次“受賄”166萬
至今緘默的中石油,是這份36頁起訴書內,唯一出現過兩次的公司。起訴書資料顯示,中石油員工的兩次受賄金額達166萬元人民幣左右。
一官員受賄1.5萬美元
第一次出現是在起訴書的第18頁,時間是2004年3月18日,主角是一名中石油官員和被告人CCI負責中國及臺灣地區銷售業務的高管R CARSON。
R CARSON建議,CCI向這位中石油員工支付15000美元(約10.2萬元人民幣)的賄賂款。其目的是,確保CCI公司能夠拿到中石油的訂單。美國檢方稱,這張訂單應該是來自中石油在四川地區的天然氣項目。
2004年4月6日,CCI的全球銷售行政副總裁COSGROVE批準了這筆付款。7天后,4月13日,R CARSON和COSGROVE 通過加州的富國銀行,向中國銀行的一個賬戶電匯了這筆款項。
一員工索賄近23萬美元
中石油第二次出現,在起訴書第19-20頁,受賄人是其全資子公司中國石油物資設備公司(CPMEC)的一名員工。這一次的商業賄賂指控,在起訴書中,則記錄了中方企業員工的索賄情節。
2003年11月10日,CCI公司的一位銷售人員向R CARSON(亦是前次行賄的主要嫌疑人)寫電郵說,“在對中國石油物資公司KELA-2項目的銷售過程中,公司報價52萬美元,但是客戶把價格拉高到74.904萬美元。客戶同時要求22.9萬美元的回扣,以咨詢費方式返還。”
這個名叫KELA-2項目,對應的項目也許是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底的油氣田“克拉2氣田”,該油氣田是我國迄今發現最大的特高產、特高豐度整裝天然氣田。其勘探和籌建主體是殼牌公司和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后者是中石油的分公司。
2003年11月25日,在R CARSON的要求下,CCI的全球銷售行政副總裁PAUL COSGROVE批準支付22.9萬美元回扣(約合人民幣155.72萬元)。
隨后,這些回扣在R CARSON和COSGROVE的同意下,分5次“到位”。有一筆2000美元,甚至是在洛杉磯機場直接以現金交付。
此前,中石油公開表示,他們仍就是否涉入CCI行賄,還在自查過程中。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