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大慶煉化公司原油年加工能力只有600萬噸,卻有近1.2萬名員工,規模不大,人工成本卻很高。近兩年,該公司加快轉變發展方式,使企業保持良好的發展態勢,生產效益在中國石油煉化板塊始終保持前列。今年上半年,大慶煉化效益位居煉化板塊第三位。
大慶煉化公司總經理冷勝軍的一番話啟示頗深:“做大企業永無止境。但做大企業需要機遇和前提。做別人沒有做到的,做特、做精別人還停留于一般水平的。轉變發展方式,就是企業從做強走向做大的過程。”大慶煉化從實際出發,選擇了一條內涵發展的道路。
產品特色化
走高效益高附加值的求“特”之路
大慶煉化的所有產品都已實現贏利,這在中國石油煉化企業中并不多見。高標號燃料油、高品質潤滑油的基礎油、油田化學品和聚丙烯四類產品構成了大慶煉化高效益、高附加值的產品結構。
其中,高標號燃料油比例達到100%,僅97號汽油就占到全部高標號燃料油的68%。潤滑油基礎油則充分發揮了大慶石蠟基原油的原料優勢和異構加氫的技術優勢,成為中國石油昆侖品牌最高品質潤滑油基礎油的主力。大慶煉化每年生產17萬噸油田化學品,承擔了大慶油田每年1000萬噸產量的驅油任務,為油田4000萬噸穩產做出了巨大貢獻。此外,大慶煉化聚丙烯產品中的管材料、注塑料、膜料和拉絲料在南方主要市場有著很高的占有率和客戶滿意率。年產30萬噸的聚丙烯生產裝置5年累計創造利潤11億多元。
保證每一類產品都有自己的特色和較高的附加值,站在高端,努力選擇效益好、市場需求旺和工藝技術要求高的產品,把每一種產品都做成市場中的“絕殺”品牌,使大慶煉化公司強人一招,先人一步,自然勝人一籌。依靠“特色產品”的優勢,大慶煉化克服了人工成本高、資源量不足等客觀因素的制約,使企業的產品優勢轉化成為企業的競爭優勢。
管理精細化
走現代化一流煉化企業求“精”之路
企業管理上檔次就必須走精細化管理之路。
為使精細化管理更具操作性,大慶煉化提出了“四精”工作理念,即精心工作、精細管理、精益指標和精品工程。
精心工作,要求員工樹立精細化的工作意識和主觀能動性;精細管理,要求管理在制度建設、措施落實上,做到嚴、細、實;精益指標,要求企業通過對標管理手段追趕先進,形成“比、學、趕、超”的良好氛圍;精品工程,是精細化管理要達到的結果。“四精”工作理念形成大慶煉化精細化管理完整鏈條。
精細化管理是一個過程。在具體管理制度建設上,大慶煉化按照集團公司統一要求,開展基礎性管理工程建設。通過優化組織結構和業務流程,理順管理層級和管理體系,明確職責劃分和標準體系,讓每項具體專業管理能清晰描述出實施內容、負責部門和推進時間,以及每個時間段的具體推進安排。
精細化管理是一種態度。大慶煉化通過對標管理,找準企業在經濟技術指標、產品結構、市場營銷及成本費用上與同行業的差距,明晰影響企業生產經營成效的瓶頸,并采取針對性措施,逐步消除瓶頸,不斷向更高的生產經營指標看齊,綜合實力和競爭能力不斷增強。
在“嚴細實”思路的指導下,大慶煉化安全環保工作見到成效:通過不斷健全完善各種規章制度,把安全環保責任落到實處;通過開展“低老壞”專項整治活動,消除各種隱患,使精細管理理念逐步得到認同;通過繼續完善和推行“四有一卡”管理辦法,生產受控管理全面加強;通過加強“六大禁令”教育,持續推進HSE管理體系,確保生產經營安全、平穩、均衡、受控、協調。
以文化鑄魂
走科學發展的求“強”之路
追根溯源,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是人的力量。大慶煉化靠企業文化凝心聚力,靠企業文化鑄魂育人。
大慶煉化從建立之初就高度重視企業文化的培育。經過持續重組,企業文化也通過兼收并蓄不斷得到提升,形成了以“心相通、情相融、力相合”為團隊理念的大慶煉化企業文化體系。下屬分廠也創建自己的特色文化,構成一種“母子文化”。
企業文化建設培育出了一支高素質、具有先進管理理念和全球視野的人才隊伍。大慶煉化提出“身在大慶學大慶,鐵人身邊做鐵人”的理念,統一員工思想,提升新時期大慶精神在具體崗位上的實踐能力,形成“人才為企業發展提供動力、企業為人才成長打造平臺”的人才理念,形成“知識、能力、素質”并重,多渠道、多層次、多內容的培養體系。通過不同層次的培訓,提升了干部員工的綜合素質。
通過文化,加強對人的引領;通過培訓,提高人的技能。文化“軟實力”的提升,使大慶煉化在內涵式發展道路上步履堅實。
目前,大慶煉化繪制了建設世界級聚丙烯生產基地、世界級油田化學品生產基地、高檔潤滑油基礎油生產基地和全國企業文化示范基地的宏偉藍圖,打造精品煉化企業,實現“科技煉化、綠色煉化、和諧煉化”。在此基礎上,大慶煉化也在積極擴大資源,強化優勢產能,創造更大效益。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