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荒年年有,今年略不同。
正在多個省市肆虐的“柴油荒”不僅沒有緩解的跡象,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勢。從庫存過剩到極度緊缺,為何全國出現了“柴油荒”?柴油哪去了?
各地上演柴油荒
此輪柴油荒從北至南席卷全國,但目前南方的油荒正呈愈演愈烈之勢,2000多家民營加油站因缺油或者批零倒掛而停業。在廣東、浙江、江蘇等地,許多正常營業的加油站也實行限量加油。
據報道,在10月26日國內上調成品油零售價格前,大規模柴油缺乏之前,民營油企在更早些時候就出現了“缺貨”的癥狀。
隨著“柴油荒”的越演越烈,不少加油站已經出現了停業現象。據中國商業聯合會石油流通委員會的調查數據顯示,目前中國南部已有2000多家民營加油站因缺油而停業,廣東、江蘇、浙江等省數量均高達幾百家。
中石油、中石化回應
中石油集團在官網稱:國際油價攀升、“拉閘限電”、冬季柴油需求旺盛和八九月份煉廠檢修減少了資源供應、民間資金炒作、一些地方煉油廠虧損等六大因素共同導致了柴油供應緊張狀況。
15日,據重慶晚報報道,中石化方面稱,部分黑市故意炒作,將加了的油再放出來,高價出售,擾亂了社會秩序,為了保證重慶本地車輛有油可加,才限定購油金額。
延續了很長時間的柴油荒,已經嚴重地影響到社會秩序,使得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已無法正常開展,但中石化將柴油荒歸咎于黑市炒作,未免讓人大跌眼鏡。
周期性陣痛
我國是柴油消費大國,在生產工藝上,國內煉廠柴油和汽油作為伴生品其比例在2:1左右。也就是說,國內油品生產以柴油供求平衡為基準。一旦市場供應或需求面發生變化,首先以柴油供應短缺的形式暴露出來。
從相關報道來看,柴油供應緊張是從今年9月開始出現的。柴油需求為何出現非正常性突增?
一是,各地為完成年底節能減排指標,強制拉閘限電,生產企業使用自備柴油發電,。
二是,東北、西北等地區的國家重點扶持項目陸續上馬,以及青海、甘肅、吉林等災后重建加快,使應進入傳統淡季的地區柴油需求近期仍保持旺盛。
三是,9月份休漁期結束,漁業用油集中,也拉動了柴油消費。
雖然針對柴油供應緊張的局面,已經采取了種種舉措,但柴油荒的陣痛性出現不容忽略。
從氣荒、電荒再到柴油荒,我們已經經歷了多次周期性陣痛。因而,對于我們來說,如何避免再次出現周期性的能源短缺才是最重要的。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