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品油零售價再度接近調價窗口,市場關于調價預期充滿分歧。有分析認為,面臨通脹壓力,此時上調成品油零售價格,所帶來物價上漲的連鎖反應有悖國家意愿。
從10月26日發改委調高油價到11月18日,三地(布倫特、迪拜、辛塔)國際原油價格再破4%的變化率,但尚未滿足連續22個工作日的條件。息旺能源預測,若未來一周時間,國際原油均價不跌破82美元/桶,11月24日即將滿足調價的條件,調價窗口再度開啟。
成品油零售價再度接近調價窗口,市場關于調價預期充滿分歧。有觀點稱,即便調價窗口打開,但考慮到當前通脹的壓力,發改委或考慮暫緩調價,以減輕物價上漲的壓力。
息旺能源分析認為,面臨通脹壓力,此時上調成品油零售價格,所帶來的物價上漲的連鎖反應有悖國家意愿。
記者從相關人士了解到,發改委更傾向于滿足條件即調價。一方面可以緩解柴油荒,另一方面通過調價可以使國內油價與國際油價進一步接軌,為成品油價格機制新一輪的改革做準備。“但也會考慮到通脹壓力,在調價時間和調價幅度上會有所選擇”。上述人士稱。
普元林陽投資公司經理王巖稱,目前國內柴油市場批零倒掛現象嚴重,10月份的調價雖然調高了成品油價格,但對于已經出現緊缺的柴油荒并沒有起到緩解的作用。數據顯示,11全國柴油批發均價為8128元/噸,比全國最高零售均價仍高出約600元/噸。
王巖認為,若成品油本周達到調價標準即調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已經出現緩和的柴油荒。目前中石油中石化已經加大柴油生產力度,全力保證市場穩定。
同時,成品油再度調價將有助于發改委進一步推行成品油定價機制改革。此前發改委相關官員在接受新華社采訪時已經明確表示,新的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將力爭年內出臺,該機制將更加透明。王巖稱,此次調價,將使得國內成品油價格與國際油價進一步接軌,便于下一步發改委開展改革。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