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期間,我國累計生產原油9.5億多噸、天然氣近4000億立方米,為GDP年均11%以上的高速增長提供了重要的能源保障。
然而,“經濟增長的資源環境約束強化”,成為政府工作報告中影響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主要問題的首個因素。
溫總理在全國兩會召開前夕與網民在線交流時說,我們絕不能再以犧牲環境的代價來換取高速增長、盲目鋪攤子,那樣就會造成產能過剩,環境資源壓力加大,經濟發展不可持續。由此看出政府在“十二五”期間持續推進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堅強決心。
面對強化的資源環境約束,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推進傳統能源清潔利用,大力發展清潔能源。全國人大代表徐金鵬認為,在“十二五”期間大力發展清潔能源,擺脫對傳統能源的過度依賴,對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消除資源環境瓶頸的制約,增強能源產業可持續發展能力具有重大意義。
在關于201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執行情況與201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草案的報告中,我國提出“穩油增氣”預期目標:2011年,原油產量基本維持現有水平;天然氣增長10.1%,高出原煤產量增幅5.2個百分點。在突出發展天然氣的同時,還應該有序發展煤層氣和致密砂巖氣等非常規天然氣業務。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十二五”期間要扎實推進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明確指出“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提高到11.4%”。
面對強化的資源環境約束,“十二五”期間,石油產業必須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發展方式為主線,繼續快速發展,助力打破經濟增長的資源制約;必須繼續堅持清潔發展、綠色發展和保護環境,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提供綠色可持續的油氣資源保障。這是大勢所趨,也是我國能源企業的責任。這也與中國石油提出的“打造綠色的中石油”目標不謀而合。
石油產業不僅要加快生產綠色能源,而且應在勘探開發、生產轉化和運輸銷售油氣資源過程中,全力推行綠色生產,提高太陽能和風能等非化石能源比重;穩步推進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等業務,提高可再生能源在國家一次能源消費中的比重。
新疆石油資源占據目前我國陸地探明儲量的30%,天然氣占到探明儲量的33%。盡管石油石化產業對于新疆經濟發展意義重大,新疆還是提出了在資源開發過程中,要最大限度地保護環境。全國人大代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主席努爾·白克力說:“新疆要金山銀山,更要青山綠水。這是我們堅定不移的一個基本方針。一切對生態環境造成破壞、影響,乃至影響可持續發展的一些項目,利潤再大,新疆都會說‘不’。”
在資源開發與環境保護相矛盾時,新疆的取與舍無疑代表著今后發展的方向?!笆濉逼陂g,石油產業在向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輸送“工業血液”、貢獻真金白銀的同時,應該繼續保護好環境,為子孫后代留下青山綠水。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