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加油站投訴兩巨頭停供
全國工商聯石油業商會執行會長齊放日前向媒體披露,目前在全國范圍內,民營油企包括批發商和加油站基本都難以從中石油和中石化兩大石油集團批發到汽柴油,如果從地方煉油廠進油,就避免不了虧損的命運。
齊放表示,石油資源供應緊張的狀況已蔓延至全國大部分地區,民營加油站處境艱難,處于賣還是不賣的兩難。由于無法拿到中石油、中石化的批發油,不賣油將失去客戶,如果從加工進口燃料成本較高的地方煉廠油品來賣,則可能虧損。
據了解,重慶涪陵一些民營加油站已經關門,部分加油站為了維持老客戶,用零售價購買汽柴油后到加油站賣,對非老客戶則都說“賣完了”。
“國內成品油批發價普遍較高,有的出現批零倒掛,造成民營加油站壓力沉重。”業內人士說。
實際上,此輪民營加油站油源緊張,并非近日開始。早在4月初,重慶涪陵就有民營加油站上書討伐,稱石化雙雄故意停供,意在收購。
而兩大石油集團涪陵分公司負責人則稱,因民營加油站有囤油嫌疑,因此采取分階段供油做法。
中石化暫停成品油出口
在國際原油價格續漲之下,中國石化4月19日宣布,為保障國內供應,除保留供香港、澳門地區的基本資源需求外,中石化已從3月份開始全面停止了成品油的出口,同時,執行了一年多的煉廠出口補貼也從本月開始取消。
中石化稱,受中東局勢、日本大地震等因素影響,國際原油價格不斷攀升,國內成品油需求旺盛,資源不足矛盾逐步顯現,成品油保供壓力不斷加大。
據了解,另兩家石油巨頭中石油和中海油也有可能宣布停止這項業務,目的在于確保國內成品油市場供應。
國家發改委經濟運行調節局日前發布消息稱,一季度成品油市場運行總體平穩,但近期國際油價持續快速上漲對國內成品油穩定供應帶來一定壓力。
成品油消費保持較高水平,數據顯示,一季度成品油消費量5839萬噸,同比增長10.2%。而3月份成品油表觀消費達到2173萬噸的月度新高,日均環比增長13.9%,同比增長11.7%。成品油庫存在2月底達到歷史最高水平后開始回落,3月底成品油庫存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國內資源充沛為何缺油
資源緊缺,導致供應不足。這個道理很容易為人們所理解。不過,現在國內成品油供應似乎無法契合這個邏輯。
“國內市場不可能缺油。”一位業內人士在聽說民營加油站無法從大石化集團手中批到油時第一時間如此反應。
事實上,目前國內市場油品資源并不緊缺。3月17日國家發改委就表示,2月底國內成品油庫存較年初增加394萬噸,其中,柴油增加370萬噸,柴油庫存與環比漲幅均刷新了2010年以來的最高紀錄。4月10日,海關總署公布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我國原油進口量達到6341萬噸,同比增長了11.9%。
卓創資訊成品油分析師張斌表示,在4月7日發改委調價后,國內市場資源并沒有像預期一樣得到緩解。而是在原油高位運行大背景下,造成后期成品油價格仍會上調的預期,因此市場資源控銷局面依舊較強。
上述業內人士表示,市場之所以會出現供應不足,是在國際油價高位震蕩之下,不少批發市場的中間商預期未來油價可能仍將上沖,所以囤油待漲。
據了解,由于各地已售未提成品油數量較大,近日中石化、中石油兩大集團已專門下文,指導各地市公司對已售未提的成品油進行清理,清理庫存成為現階段各地區主營單位首要任務。
一些專家表示,國內有產能、有資源并不代表市場資源就能正常調配,幾年前的國內油荒,除了國內資源壟斷,還有價格機制未能理順的原因,目前在國際油價再度向此前的新高行進之際,如果價格機制不能跟上,出現大面積油荒并非不可能。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