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發改委統計,1~4月,柴油表觀消費量同比增長8.6%;成品油庫存暫時保持較高水平。
分析人士認為,2011年國內柴油的缺口至少在400萬噸以上,此舉表明發改委擔心三大石油巨頭在出口每噸柴油可獲利700多元的情況下,出口量過大可能致使去年“柴油荒”再現,今年提早準備應對。
記者了解到,石化雙雄5~6月原油加工總體維持高負荷運行,加工總量將達到3080萬~3110萬噸的歷史高位。
4月產量創新高供應仍吃緊
數據顯示,4月份,國內柴油產量為1395萬噸,同比增加9.8%,這已是連續第四個月出現增長,為2011年以來最高月度產量水平。
但這一數字低于去年12月1464萬噸的產量。去年12月,石油企業因油荒而大幅增產柴油。
金銀島分析師趙旭說,目前,全國柴油供應緊張,兩大公司在華東、華南、華中等地區的批發基本停出,主保零售,局部還有搭售現象。
據了解,華東地區民營加油站柴油庫存僅能勉強維持到至本月中旬,而兩大巨頭對于批發控量日益嚴格,外采資源價格偏高,即使批零同價,利潤仍舊難以保證,出貨意愿不高,對外惜售。
另據發改委統計,1~4月份,柴油表觀消費量同比增長8.6%,發電用氣也顯著增加。
業內人士認為,這是因為正值農作物耕種和收割時節,國內本周又將進入休漁期,在休漁期到來前,以柴油為燃料的捕魚船只需求大增。
胡慧春表示,湖北干旱、江西、湖南、重慶等地電荒告急,柴油發電用油量增加,工礦基建開工率較高,物流運輸來往頻繁,需求也得到支撐。
年內缺口至少400萬噸
“柴油的缺口至少也會在400萬噸以上。”息旺能源首席分析師鐘健這樣判斷“柴油荒”形勢。
據他測算,2011年,石化雙雄新增原油加工能力約1700萬噸左右,這是近3年來兩大巨頭新增加工能力最少的一年。
“按2010年兩大油企己經提升到的較高的平均加工負荷水平計算,若新增加工能力在年初投產,全年可增產柴油大約600萬噸。”他說。
鐘健認為,如果今年GDP年增長率8%~10%,國內柴油消費增長量大約在1000萬~1400萬噸。由于消費增長量大于生產增長量,即使GDP增長8%,柴油產消缺口至少400萬噸以上。
鐘健說,另外年內電力緊張,油代電、柴油換標準等新增突發因素,將進一步加劇供求失衡。
國際能源情報署也預測,今夏中國可能出現電力短缺或增加30萬桶/天的柴油量用于發電,尤其是在南部和東部地區。
目前,浙江、江蘇、江西、湖南、重慶等東中部地區相繼出現夏季高峰之前的淡季“電荒”,內蒙古、甘肅、新疆等西部地區則面臨電力外送困難。
石化雙雄增加供應
13日,發改委下文要求,近期嚴控成品油出口,除供港澳地區外,原則上暫停安排柴油出口,同時增加化工輕油等進口。
前4個月,國內成品油進口量較上年同期增18.3%至1425萬噸,4月進口量322萬噸,出口量為205萬噸。
發改委表示,石油企業要加快項目建設投產,合理安排檢修,保持高負荷運行,增加成品油生產,保持合理庫存結構和水平;調整產品結構,提高短缺品種產量。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要繼續做好供應地方煉油企業原油及收購成品油,增加供給。
3月份始,中石化已暫停出口成品油。本月,中石化柴油計劃外采173萬噸,還將柴油外采獎勵提高100元/噸至300元/噸。中石油集團也表態,會嚴格執行發改委的要求。
數據顯示,我國成品油出口量達到205萬噸,同比下降20.23%,環比下降20.54%。
金銀島分析師何杰英認為,通過理論測算,近兩個月以來,國內柴油出口收入高于國內銷售收入788元/噸左右,此時發改委發文意義明顯。
4月,國內成品油出口均價為782.56美元/桶,同比上漲了21.88%,環比上漲3.99%。
“這表明國家保供的決心,防止出現‘電荒’而導致‘柴油荒’,市場暫時不必擔憂油荒出現。”中宇資訊分析師桑瀟說。
鐘健認為,政府對市場調控的手段至關重要,提前應對,有備無患。缺口仍然可以通過調整進出口節奏、調整生產柴汽比、提高地煉加工規模等措施來解決。
發改委表示,4月成品油庫存同比增加45萬噸,基本處于合理水平,重點用油需求得到保證。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