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克拉瑪依油田依靠“進攻性措施”的滾動勘探,已有24口井獲得工業油氣流,平均算來,克拉瑪依人在以幾乎每6天就新增一口油井的速度助力新疆大發展。24口井中,已基本落實石油地質儲量6500萬立方米,天然氣40億立方米。
這種被趙政璋定性為“進攻性措施”的“滾動勘探”,是針對地質條件復雜的油氣藏而采取的一種非常規勘探方式。這個過程類似于電腦游戲“挖地雷”。其特點是效率高、投資少、見效快。它并不截然地劃分勘探階段和開發階段,而是采用邊勘探邊開發的做法。在預探過程中,立即在獲得工業油氣流的探井周圍部署生產井;在開采同時,繼續探明油氣儲量,逐步擴大勘探和開發面積,直到油氣田進入全面開發。
克拉瑪依油田與世界上,特別是中東地區、墨西哥灣和大慶等整裝油田不同,很多油藏小而散,且藏儲規律“怪異神秘”。勘探開發這樣的油田,必須依靠科技思維創新。
克拉瑪依油田在1986年第一次針對車排子油區提出了“滾動勘探”的概念。這一思路在這個油區持續不斷地貫徹到今天,探明了石油地質儲量超過四千萬噸。隨后,這一思路在準噶爾盆地已開發的27個油氣田全面推廣。
2006年至2009年,新疆油田公司4年滾動勘探探明石油地質儲量2.04億噸,占4年總探明儲量的72.4%;2010年,他們依靠滾動勘探獲得的油氣儲量更是占到了全年探明儲量的95%。今年前5個月的滾動勘探成果更是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發展意義——目前,已基本落實石油地質儲量6500萬立方米,天然氣40億立方米,為完成今年一億噸探明地質儲量贏得了主動,并為2012年培植了新的評價目標。
新疆油田公司副總經理況軍認為,今年,滾動勘探體現3大特點:一是解放思想,大膽探索,在新圈閉、新層系上進行進攻性評價;二是精細研究,深化認識,在老油田外圍、上下層發現了新油藏;三是創新找油理念,突破前人的認識,在老井恢復試油取得新成果。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