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中海油投資者關系部發布消息稱,渤海蓬萊19-3油田于6月上、中旬發生滲漏,附近海面出現油膜,目前滲漏點已經得到控制。這是事故發生近半月后,中海油首次正式回應海上原油滲漏事件,也是唯一的一次。
發生漏油事故的油田為渤海灣蓬萊19-3油田,是中國國內建成的最大海上油氣田,面積覆蓋約3200平方公里,由中海油和美國康菲石油公司合作開發。中海油擁有油田51%的權益,康菲石油擔任作業者,擁有其余49%的權益。
據廣州日報消息,中海油內部人士3日透露,這次海上漏油事件中原油滲漏點已得到有效控制,油膜回收工作基本完成,事故原因還在調查中。從原油泄漏的范圍來看,只涉及200平方米左右,對事故海域環境影響較小。目前,沒有人員受傷,沒有任何關于野生生物、漁業或航運不利影響的報告。這位內部人士還向記者證實,事故發生的時間是在6月中旬。
就漏油的范圍,第一財經日報發表文章稱,中海油披露的2000平方米與此前媒體報道的“3公里、寬二三十米的溢油帶”差距甚大。
目前在漏油區域附近的養殖戶已經開始遭受不明損失。據第一財經日報消息,跟離事發地中海油蓬萊19-3海上油氣田有40海里左右的一養殖戶稱,從十天前開始,他養殖的魚類出現死亡。大欽島村相關負責人也對養殖魚類死亡現象進行了證實,但他并不能確定魚類死亡的原因。因為到目前為止,他們的養殖區域還沒有看到油污。
就此次中海油漏油事故,中國能源網信息總監韓曉平推測,出現漏油很可能是因為鉆井平臺出現了事故或故障,事故導致現在整個系統內有油漏出,而且這個事情不是一天兩天,已經有一段時間了,說明這個漏油的情況還是比較嚴重。
此外,韓曉平表示,渤海灣是我國內海,自凈能力弱。另外渤海周圍人口稠密,水產品產量比較高。一旦人食用被原油污染的水產品,會對人的身體造成不良影響。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