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態 海面目前已無明顯漂油
國家海洋局通報說,6月4日,國家海洋局北海分局接到康菲石油公司報告,在蓬萊19-3油田B平臺東北方向海面發現不明來源的少量油膜。6月8日,康菲公司再次報告,在B平臺東北方向附近海底發現溢油點。北海分局此后組織專家進行分析,認為根據6月11日衛星遙感結果、油指紋鑒定以及專家會商結果,確認溢油來自蓬萊19-3油田。
6月17日,北海分局又接到在油田附近巡視的中國海監船報告,發現C平臺及附近海域大量溢油。隨后康菲公司報告,蓬萊19-3油田C平臺C20井在鉆井作業中發生小型井涌事故。
”接報后,國家海洋局立即要求康菲公司快速處置,停止蓬萊19-3油田所有平臺的鉆井作業,以防止新的溢油風險,并對油田進行自查。同時約談康菲公司以及中海油領導,了解事故原因和處置進展。“國家海洋局海洋環境保護司司長李曉明說,”北海分局已就排查溢油點、切斷溢油源、圍控處置溢油等多方面工作多次向康菲公司下發通知,提出要求。“
李曉明介紹說,B平臺的溢油已于6月19日得到基本控制,C平臺采取水泥封井措施后,溢油已于6月21日得到基本控制。在國家海洋局的監督督促下,康菲公司先后布設圍油欄3000米,使用吸油拖纜約4000米、吸油氈2800公斤。截至7月4日,已回收油水混合物近70立方米,除B、C平臺附近偶有少量油膜出現以外,海面已無明顯漂油。
影響 840平方公里海面受污染
根據國家海洋局通報的情況,本次溢油污染主要集中在蓬萊19-3油田周邊和西北部海域,造成劣四類海水面積840平方公里,對油田以及周邊海域對海洋環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損害。
渤海總面積約7.8萬平方公里,840平方公里的劣四類海水面積,即相當于整個渤海超過百分之一的面積。而就在本月3日,中海油內部人士還透露,中海油渤海灣漏油事故已基本處理完畢,泄漏范圍只涉及200平方米左右。840平方公里為200平米的420萬倍,這意味著,中海油說了一個420萬倍的謊言。
李曉明說,國家海洋局已基本完成了溢油影響范圍、溢油對海水水質、沉積物影響評價工作。本次溢油單日最大分布面積達到158平方公里,蓬萊19-3油田附近海域海水石油類平均濃度超過歷史背景值40.5倍,最高濃度達到歷史背景值的86.4倍。溢油點附近海洋沉積物樣品有油污附著,個別站點石油類含量是歷史背景值的37.6倍。
國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副局長郭明克表示,渤海是一個半封閉性的海域,發生在這里的環境污染事件,由于海水交換程度較低的緣故,程度會比開放性海域要嚴重。
國家海洋局北海環境監測中心主任崔文林表示,溢油發生的區域屬于油氣田開發海洋功能區,事故發生時該海域沒有漁民進行漁業捕撈。此外,事故對該海域的交通、船舶運輸沒有造成太大影響。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