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海洋局官員5日在北京表示,中國海監執法部門已對康菲石油中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康菲公司)此次溢油事件予以立案調查,正在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和有關程序進行調查、取證。
國家海洋局當天在北京通報了康菲石油中國有限公司蓬萊19-3油田漏油事件。國家海洋局海洋環境保護司副司長王斌對記者說,國家海洋局是監督管理海洋石油勘探開發環境保護的職責部門,執行相關的海洋環境保護法律,按照這些法律要求,在石油生產作業中的溢油事故風險的責任,是由作業者來承擔。
王斌說,康菲公司是在中國境內注冊的獨立實體,就是發生此次溢油事故蓬萊19-3油田的作業者,承擔獨立生產作業的責任。根據相關法律規定,此次溢油事故應由作業者承擔所有責任。此次康菲公司被認定為此次溢油事故的責任者,因此海洋執法部門只追究該公司的責任。
王斌表示,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在此次事故中的責任要根據其與康菲公司簽訂的合同來界定。在監督管理和執法意義上,此次溢油事故只針對責任者,也就是康菲公司。
國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副局長郭明克則表示,經過調查取證,目前該事故已經立案。根據現行有關海洋環境保護法律規定,對康菲公司的索賠金額最高為20萬元人民幣。
王斌同時表示,國家海洋局不排除將代表國家對康菲公司進行生態索賠,由此金額可能將超過20萬元人民幣。
公開資料顯示,發生漏油的蓬萊19-3油田,由中海油和美國康菲石油公司的全資子公司康菲石油中國有限公司合作開發,作業方為康菲公司。根據公開資料,蓬萊19-3是國內建成的最大海上油氣田。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
國家海洋局當天在北京通報了康菲石油中國有限公司蓬萊19-3油田漏油事件。國家海洋局海洋環境保護司副司長王斌對記者說,國家海洋局是監督管理海洋石油勘探開發環境保護的職責部門,執行相關的海洋環境保護法律,按照這些法律要求,在石油生產作業中的溢油事故風險的責任,是由作業者來承擔。
王斌說,康菲公司是在中國境內注冊的獨立實體,就是發生此次溢油事故蓬萊19-3油田的作業者,承擔獨立生產作業的責任。根據相關法律規定,此次溢油事故應由作業者承擔所有責任。此次康菲公司被認定為此次溢油事故的責任者,因此海洋執法部門只追究該公司的責任。
王斌表示,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在此次事故中的責任要根據其與康菲公司簽訂的合同來界定。在監督管理和執法意義上,此次溢油事故只針對責任者,也就是康菲公司。
國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副局長郭明克則表示,經過調查取證,目前該事故已經立案。根據現行有關海洋環境保護法律規定,對康菲公司的索賠金額最高為20萬元人民幣。
王斌同時表示,國家海洋局不排除將代表國家對康菲公司進行生態索賠,由此金額可能將超過20萬元人民幣。
公開資料顯示,發生漏油的蓬萊19-3油田,由中海油和美國康菲石油公司的全資子公司康菲石油中國有限公司合作開發,作業方為康菲公司。根據公開資料,蓬萊19-3是國內建成的最大海上油氣田。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