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菲公司昨日發布公告稱,康菲公司作業的渤海蓬萊19-3油田B、C平臺發生溢油事故以來,溢出的石油和油基鉆井液總量約1500 桶,即240 立方米,目前正在與獨立的第三方專家一起核實溢油總量。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
蓬萊19-3油田B平臺6月4日首次發現海底滲油,C平臺于6月17日在鉆井作業期間發現石油和天然氣氣泡出現在海面。但事故發生一個多月以來,一直沒有公布溢油量。
康菲公司7月14日同時發布中英文公告,公布了溢油總量。但是記者發現,其英文的公告中公布的溢油量是1500桶~2000桶,但中文的公告中就只表示有1500桶。
環保組織“公眾環境研究中心”主任馬軍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中英文公布的數據不一樣,表明康菲公司在對公眾的信息公布上還是不夠誠懇。康菲有意選擇較低的數據向中國公眾公布,這樣的行為令人疑惑。
馬軍說,根據康菲公布的數據,換算得出溢油量在210噸~280噸之間。根據國家環保部2009年環境統計年報,2009年渤海的石油類入海陸源工業廢水為330.4噸。也就是說,接近渤海一年的石油污染廢水量。
根據國家海洋局的公告,截至7月11日,蓬萊19-3油田溢油除了造成840平方公里的劣四類嚴重污染海水面積以外,還導致了其周邊約3400平方公里海域由第一類水質下降為第三、第四類水質。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所長王清印對本報記者表示,據他所知,渤海海域從未發生過如此大面積的溢油污染。溢油對海洋水產養殖業的影響是長期性的,對海洋生態環境有很大的損害。
國家海洋局7月13日指出,康菲公司到現在都沒有徹底有效地消除溢油風險,再次發生溢油的可能隨時存在,已經對渤海海洋生態環境構成巨大威脅。當天,國家海洋局責令康菲公司暫停B平臺和C平臺的生產作業。
康菲公司表示,B、C平臺的總產量每天約4.7萬桶,占整個蓬萊19-3油田總產量的三分之一。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