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7月18日),中石油方面稱,起火現場已基本清理結束,搶修工藝處理和恢復生產方案已經確定,搶修隊伍也已經進入現場。對于事故原因,中石油相關人員表示,目前還在調查中。
中石油大連石化公司目前是中國最大的煉油廠,因此,卓創資訊能源分析師李兵表示,如果不能在短期內修復,華東成品油的供應會受到影響。
事故原因正在調查中
時隔一年,中石油大連石化公司再次發生生產事故。
7月16日14時25分,中石油大連石化公司廠區內1000萬噸常減壓蒸餾裝置換熱器發生泄漏并引起大火。
昨日,中石油方面稱,火情發生后,大連石化公司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及時關閉進料閥門,組織搶險力量全力滅火,當日19時57分全部撲滅,事故未造成人員傷亡。16日下午,中石油副總經理沈殿成趕赴現場,組織搶險救援。
中石油還稱,起火現場已基本清理結束,搶修工藝處理和恢復生產方案已經確定,正在按程序有步驟組織實施,搶修隊伍也已經進入現場。
然而,該套常減壓蒸餾裝置剛被維護檢修過不久。據悉,大連石化一個日加工能力20.08萬桶的原油蒸餾裝置因停產檢修關閉至6月底,每日20萬桶煉油裝置結束檢修,于7月初重啟。
為何剛檢修完就發生事故?中石油相關人員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公司有關部門正配合大連市安監局進行調查,“還不能確定常減壓蒸餾裝置換熱器為何會發生泄漏,有最新的結果會及時公布”。
巧合的是,此次大火正好距大連石化發生原油罐區輸油管道爆炸事件一周年。去年7月16日,位于遼寧省大連市大連保稅區的大連中石油國際儲運有限公司原油罐區輸油管道發生爆炸。
或對華東市場供應造成影響
中石油稱,環保部門監測表明,該事件對周邊海域和大氣環境未造成污染。
至于何時恢復生產,上述中石油相關人員表示,雖然已經確定了恢復生產方案,但目前還不能確定具體的復工時間。
據悉,由于中石油大連石化公司目前是中國最大的煉油廠,總精煉能力為每日41萬桶。原本計劃7月將原油產量提高到31.79萬桶,較6月的19.47萬桶提高63%。有業內人士擔心,如果停工時間過長,或許會對成品油的供應造成影響。
“大連石化現在原油日加工負荷已經大幅下降了30%,如果短期內修復不好的話,可能負荷還要繼續下降,成品油的供應肯定會減少,汽柴油的量預計會減少三分之一。”李兵指出,不過其煉制的成品油主要銷往上海、江蘇等東部地區,因此南下的資源會減少,如果檢修時間太長的話可能也會影響當地的資源供應。
不過,李兵認為,此事對當前的成品油市場不會造成太大的沖擊,“畢竟現在原油價格持續震蕩,市場疲軟。”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