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發布的兩條消息將直接影響2011年及以后的中國汽車市場和需求。政府部門對中國進口石油日益增加的依賴度和城市交通擁堵狀況進一步惡化感到十分擔心,極有可能進一步限制需求,致使國內車市繼續走低。2011年上半年國內車市增速低至前所未有的3.4%,全年總銷量完全有可能出現負增長。
第一條消息是,汽車行業監管部門中國工業及信息化部最近公布,今年前五個月,國內對進口石油的依賴度已達到了國內石油消費總量的55.2%。這意味著中國對進口石油的依賴程度首次超過了美國53.5%。前五個月,我國石油消耗總量達到1.98億噸,與去年同期相比上漲了10.3%,增速高于GDP增長。
第二條消息是廣州市政府最近頒布了新的治理城市交通擁堵的法案,但與一月份公布的治堵草案征求意見稿相比,則取消了有關2015年前不再增加政府機關公務用車的條款。
廣州市人民政協委員認為,廣州市的治堵新政沒有限制公務車,本質上變成了只是限制普通公民用車。當地媒體紛紛質疑,對數量龐大的公務車不作限制的治堵措施是否能真正緩解市內交通擁堵。據不完全統計,廣州市目前至少有20萬輛公務車,約占全市汽車保有量的11%。
出于對國內車市需求放緩的擔憂,部分車企和相關單位表示希望中國政府能夠出臺相應的鼓勵政策,刺激消費,以避免車市今年出現負增長。但是面對中國對進口石油依賴度的加深和城市日益嚴重的交通擁堵的現實,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都不可能再像兩年前那樣采取任何新的刺激汽車消費的政策。
中國政府的高層決策人士目前首先要面對和解決的是更加重要的政治和社會問題,如產能過剩、能源安全、環境保護、大城市病和社會公平等。
就此而言,工信部最近把汽車產業確定為了加大兼并重組力度的八大產業之首絕非偶然。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