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金銀島數據顯示,18日三地原油當日均價每桶108.537美元,近22日均價每桶111.576美元,較4月5日基準價下跌0.47%。金銀島市場分析師靳婷表示,三地變化率負向繼續放大,預計本月24-28日左右將達到-4%,屆時國內零售價下調窗口開啟。
依據我國成品油定價機制,當布倫特、迪拜、辛塔三地原油連續22個工作日移動平均價格變化超過4%時,相應調整國內成品油價格。
今年以來,國內成品油價格進行了兩次上調。此后,國際原油價格漲跌互現,尤其是紐約商品交易所原油期貨(WTI)跌幅較為明顯,但在過去四個月中國內成品油價格卻紋絲未動。業內人士表示,看跌心態加劇了市場交投冷清氣氛,業者均不愿在市場處于下行通道過程中接貨,目前基本保持平進平出,近期接貨心態或難有改進。
國內外汽柴油價格已經出現倒掛。金銀島數據顯示,截止8月15日新加坡0.05%含硫柴油123.95美元/桶,關稅取消后,加上消費稅、運費及其它費用后(美元對人民幣匯率按6.3925計算)柴油完稅到岸價為8120元/噸;華南市場柴油均價此時為8330元/噸,與新加坡完稅到岸價相比,差為210元/噸。新加坡95號汽油121.48美元/桶,加上1.01%的關稅、消費稅、運費及其它費用后汽油完稅到岸價為9446元/噸,華南汽油均價與之價差為152元/噸。
就國內油價調整的滯后感,有觀點認為三地價格未將紐約期價考慮在內。國家發改委能研所原所長周大地對人民網記者表示,中國原油進口過半來自中東,來自北美的微乎其微,而紐約WTI反映的只是美國原油市場的供需情況,無法反應國內進口原油的真實價格,參考三地價格才有實質意義。
中國石油大學工商管理學院院長王震介紹,中國原油進口中東是最主要的進口來源,其次是西非、中亞與俄羅斯等地區。據中國石化新聞網報道,2011年6月份中國十大原油來源國分別是沙特、伊朗、安哥拉、俄羅斯、委內瑞拉、蘇丹、哈薩克斯坦、阿曼、伊拉克和科威特。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