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國際油價頻頻下挫
人們一直對居高不下的成品油價叫苦不迭,而國際油價近期的走勢卻出現了一些變化。
上周四(22日)和周五,國際油價均大幅下跌,其中周四收盤價逼近80美元/桶附近,跌幅高達6.3%,周五國際油價盤中“觸底”77.55美元/桶,紐約商品交易所的11月輕質原油期貨合約的價格報收于79.85美元/桶。上周全周跌幅更是高達9.22%,成為自今年5月6日以來表現最差的一周。
至此,國際油價并沒有停下其下行的腳步。昨日(26日),截至北京時間15:32,紐約商業交易所11月份交割的輕質原油期貨電子盤價格報每桶78.12美元,下跌1.75美元,跌幅2.17%,盤中最低77.11美元,跌幅達3.4%。
市民重拾油品降價信心
國際油價從百元大關滑到70多美元,這種下挫重新點燃了業內和市民對國內成品油價下調的希望,不少以前總用小油桶囤油的司機們也都“扔掉”了油桶。
出租車司機王賀南說,每天他都會用手機上網或是在加油站大廳查一下國際油價,如果價格漲得快且高了,就加滿后備箱里的幾個備用油桶囤起來。如果價格降得低了,就不用囤油了,“最近,我和幾個朋友都再沒囤過油,覺得油價很可能會降。”
記者隨機采訪了幾位有用油桶囤油習慣的司機發現,最近一段時間他們都沒有使用過油桶,并信心十足地等待降價。
調價窗口最快國慶打開
此輪國際油價“觸底”是否能夠促使國內調價落地?
成品油專家廖凱舜表示,如果原油繼續圍繞80美元/桶橫向盤整,國內成品油下調窗口將在10月中期再度打開。“如果國際原油價格進一步持續走低,最快可能在國慶期間就會開啟成品油調價窗口。”廖凱舜說。
柴油批發價仍在漲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不少市民普遍認為油價要降的時候,沈陽的柴油批發價格仍繼續上漲。
皇姑區北陵附近一家加油站相關工作人員坦言,目前國家規定的柴油零售價格最高上限為8500元/噸,而加油站在某大型石油企業批發柴油的價格就達到了8400元/噸以上,不僅和上個月比較出現較大幅度上漲,還和頻頻走低的國際油價走勢形成強烈反差。
根據媒體報道,國內主營煉廠集中檢修,下游銷售汽柴油配置量相應減少,加上月初調價預期的落空以及柴油剛性需求增加,部分地區柴油出現控銷甚至停出現象。這導致社會批發商及終端用戶補貨需求增加,國內柴油成交價格順勢抬頭。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