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期間,國際油價延續震蕩下行走勢,最終達到國內成品油調價的變化率要求,國家發改委及時發布降低國內成品油價格的通知。成品油價格如市場所愿下調,不過,業內普遍預計后期將會出現成品油供給偏緊情況,成品油價格“批零倒掛”。成品油價格難以實質性降低。
9月份以來,受到國際油價震蕩走跌的影響,近期三地原油變化率出現持續下滑的走勢,截止到10月7日,三地原油變化率為-4.07%。
目前來看,希臘債務違約的可能性仍然存在,歐債危機的不確定性影響大宗商品仍處于下跌通道中。不過,80美元/桶的價格仍較堅挺。
10月8日,國家發改委發布了關于降低國內成品油價格的通知,通知要求,對國內汽、柴油供應價格每噸均下調300元,調整后的汽、柴油供應價格分別為每噸8280元和7430元,大約每升分別降0.22元、0.26元。
經歷了將近五個月,新成品油定價機制實施以來歷時最長的一次調價落定,也是16個月以來,國內成品油價格的首次下降。
對于此次成品油價格下調,不少業內人士表示,對緩解國內的輸入型通脹壓力有一定作用。
國家發改委調價后,國內成品油價格仍將高位運行。發改委下調成品油最高限價不能緩解資源緊張狀況,如果情況繼續惡化,批發價格可能會突破最高零售限價,出現“批零倒掛”。
分析師也認為,當前正處于成品油需求旺季農業秋收用油、休漁期結束、工業年底趕超訂單、城建改造以及局部節能減排而采取的限電措施,均將帶動終端需求強勁表現。而資源總體供應上仍顯緊張。據了解,調價首日,各地主營柴油價格方面基本與零售限價持平,且北方局部地區停止0#出貨,以與負號柴油等比搭售方式銷售,“變相”提升出貨價格。
柴油市場資源緊張較為明顯,大部分市場目前掛至最高零售限價,且控銷限量較多。成品油價格的及時下調,而市場資源緊張局面難以緩解,相反,局部地區資源緊張有加劇趨勢。由于資源緊張有力的支撐油價,后期市場汽柴油價格倒掛局面將延續。
值得注意的是,發改委相關負責人在此次調價的答記者問中表示,成品油改革新機制的出臺正處于最后的審理程序中,改革方案將包括縮短調價周期,改革掛靠油種等。
目前是成品油定價機制改革的良機,發改委應該抓住機會進行改革,使得成品油定價機制更能迅速、明確地反應市場。
新機制框架不變 改革思路正在論證
發改委價格司司長曹長慶日前表示,國家將在現行體制機制框架內,圍繞縮短調價周期、加快調價頻率,改進成品油調價操作方式,以及調整掛靠油種等方面,進一步完善成品油價格機制。目前改革思路正在研究論證過程中,待各方面意見基本達成共識后,擇機推出。
他說,2008年12月成品油價格和稅費改革確立了現行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兩年多來,價格機制總體運行比較順暢,效果明顯,保證了成品油市場正常供應,促進了成品油市場有序競爭,增強了企業可持續發展能力和群眾節油意識。隨著國內成品油價格市場化進程不斷加快,生產者、經營者和消費者適應市場形勢變化的能力和意識逐步增強,為今后實現市場化改革目標奠定了基礎。
他坦言,現行價格機制運行過程中也暴露出調價周期過長、機制透明度不夠等問題。為不斷推進成品油價格改革的市場化進程,保障市場供應,穩定市場秩序,有必要進一步完善成品油價格機制。
他表示,由于目前國內成品油市場體系不完善,政府仍需對成品油價格進行必要監管。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