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桶油”雖然下調了成品油批零價格,但仍然控量銷售,使全國絕大多數地區成品油市場批零同價,部分地區甚至出現批零倒掛現象。
市場監測機構預計,隨著需求進一步放大,柴油供應緊張的局面將持續到年底,成品油批零倒掛的現象或將進一步擴大。
中石化總部已下達通知要求各地市公司將柴油價格穩定在各地的最高零售價格上,要求下屬銷售公司控制出貨,保證零售以及銷售利潤,在銷量上繼續不予考核;中石油則在部分地區停止進行成品油批發,僅保終端老客戶的供應;而中海油本月因惠州煉廠檢修,資源情況不佳,出貨意愿不強。
供不應求往往導致價格居高不下。成品油調價后,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三大公司在各地的柴油價格基本與零售限價持平,且北方局部地區停止0#出貨,以與負號柴油等比搭售方式銷售,“變相”提升出貨價格。此外,中石油和中石化在山西掛出的成品油批發價高達8350元/噸,已超出國家發改委規定的8240元/噸的最高零售價。
分析師何杰英表示,三大公司出現惜售的根本原因在于柴油資源供應緊張。當前正處于成品油需求旺季。而三大公司部分煉廠正處于檢修減產狀況,而且其外采資源條件限制仍較嚴格,導致柴油供應跟不上需求。預計資源供應緊張的情況將持續到今年年底。
資源供應緊張持續的情況下,機構預計批零倒掛局面或進一步擴大。息旺能源發布報告指出,目前中石油和中石化旗下煉廠的開工率處于80%以下的全年較低水平。國內資源供應預計將到11月中上旬才恢復正常,預計短期內三大公司惜售心態仍然會持續。
“目前吉林、黑龍江、貴陽、石家莊等多個地區出現成品油批零倒掛現象,近期批零倒掛范圍可能會進一步擴大。”中投顧問能源行業研究員宛學智說,這主要是由于成品油價格下調,導致批發價和零售價的差距進一步縮小造成的。同時,由于柴油需求較為旺盛,也會進一步助推批零倒掛現象的蔓延。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