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16個月來首次油價下調的落定以及資源稅改革全國推廣的臨近,我國新一輪石油天然氣市場化改革的大幕就此揭開。
權威人士表示,目前成品油與天然氣兩大定價機制改革方案均已到達國務院層面待批,未來國內成品油定價透明度將增加,而氣價或隨國際油價動態調整。與此同時,國家相關部門開始研究上調特別收益金起征點。
今年以來,隨著國際油價的大幅震蕩,國家加強了對國內成品油價格的管控力度,但油價調整頻率較慢,不到位幅度較大,導致煉油企業虧損嚴重,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機制的正常運行。
權威人士表示,目前,國家正在抓緊研究完善國內成品油價格機制的改革方案,包括縮短調價周期,加快調價頻率;改進成品油價格運行操作方式,增加定價的透明度等內容。目前方案已到達國務院候批。據其透露,最近這次成品油價下調也是為推出新機制創造條件。
至于天然氣定價機制改革,這位權威人士表示,研究表明,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間仍然是我國天然氣需求的快速增長期,年均增長量有可能超過200億立方米。但國內現行的天然氣價格形成機制是基于國產氣制定的,已不適應天然氣進口量快速增加的新形勢。
“目前國家正抓緊研究制定國內天然氣價格改革方案,近期改革目標是建立反映市場供求和資源稀缺程度的動態調整機制,理順天然氣與可替代能源比價關系。”上述人士表示,與油價改革一樣,境外資源的引進是推動國內市場價格改革的催化劑。隨著我國天然氣對外依存度的不斷上升,國內天然氣價格改革也會加速進行。預計在不久將來,我國將建立一個類似目前成品油定價機制的天然氣價格形成機制,國內天然氣價將隨國際市場油價的變化進行動態調整。
分析師指出,中國石油作為我國最大的天然氣供應商,將是天然氣價格改革的最大受益者。而長春燃氣、陜天然氣等城市燃氣供應商短期內會面臨利潤率壓力。但只要需求保持強勁,成本的上升最終將被零售層面消化。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